古代人是怎麼過三伏天的?

2016-08-18 23:03:32

  少出行:“盡日閉戶,不涉他事”

  古人主張三伏天要減少勞作。據《藝文類聚·歲時下》“伏”條:“歷忌釋曰:伏者何也,金氣伏藏之日也,四時代謝,皆以相生……”因此在古代,伏天會考慮放假或減少工作量,謂之“歇伏”。

  古人不主張夏日遠行,崇禎十年(公元1637年)六月,明代旅行傢徐霞客抵今廣西境內。據《徐霞客遊記·粵西遊日記二》,二十四日,徐霞客登上一個叫雞籠嶺的地方,到達目的地,“時甫逾午,而溽暑疲極,遂止其處。”

  為何古人不提倡伏天遠行?據《漢官儀》,古人認為,“伏日萬鬼行,故盡日閉戶,不涉他事。”這裡的伏天避免遠行,減少消耗,保存體力是對的,但“萬鬼行”一說顯然是迷信。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