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8 23:05:47
中國宗法社會的特點之一就是盤根錯節。
一個人立於社會,並非是孤立的。在他的周圍有各種各樣的關系,親戚關系、鄉黨關系、同學關系、師生(徒)關系、戰友關系、同事關系、朋友關系、幫會關系、同志(道)關系等等。這些關系構成瞭一個人的社會資源。聰明的人,運作得好,前途無量。無論處廟堂之高,江湖之遠,都能見到中國人在忙著拉幫結派。像一個個勤奮的蜘蛛,編織著屬於自己的網絡。網絡越大、越結實,捕獲就越多。現在說打貪官,須先搞清楚,貪官後面的保護傘有多大,前後左右鐵桿關系有多硬。否則貪官打不到,反倒捅瞭個馬蜂窩。
對於中國的朋黨現象,自古以來就有兩種不同的觀點,褒貶不一。持否定觀點的人認為,“結黨營私”。宋朝歐陽修卻認為,“小人無朋(黨),惟君子則有之。”“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由於社會和歷史的原因,中國人常常結為宗派,十分自然,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社會現象。許多人對此十分忌諱,刻意回避,諱莫如深。其實大可不必。
像毛澤東這樣的馬克思主義者,也公開承認,“黨外無黨,帝王思想;黨內無派,千奇百怪。”倒是日本人比我們痛快,他們的政黨內部就分為不同的派別,公開活動,堂而皇之。這是日本國內政治的一大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