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俠風行60年背後的政治戲

2016-08-18 23:08:51

  外交夢

  早在四十年代末,金庸還在《大公報》社時,就已和後來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長喬冠華以及周恩來總理辦公室秘書楊剛有過交往。

  五十年代前期,金庸曾經有過當外交官的想法。他當時發表的關於外交及國際關系方面的文章,受到國際法權威梅久璈的賞識。

金庸考慮再三,覺得自己不適合從事此項工作,便放棄瞭當外交官的念頭,重回《大公報》。有人形容說,北上的金庸上穿方格恤衫,下著牛仔褲,一身小資產階級打扮,與紅色北京格格不入。

經過輾轉介紹,金庸來到北京的外交部,當時任外交部部長周恩來秘書的喬冠華對金庸說,因為他出身地主階級,必須先在人民大學受訓,寫交代材料,然後才能到外交部工作。

  政治戲

  七十年代《明報》在香港已成氣候之後,金庸介入瞭香港政治圈。他曾應邀加入廉署社區關系處市民咨詢委員會,得以頻繁接觸首任廉政專員姬達。姬達向當時的港督麥理浩引薦瞭金庸,讓他提供有關中國的意見。1981年,英國女王授予金庸OBE勛銜。撒切爾夫人首度訪華,麥理浩安排金庸單獨會晤撒切爾夫人四十五分鐘,金庸接受魯豫采訪時,曾回憶這次見面:“撒切爾夫人經過香港的時候邀我到港督府見她,英國當時跟中國在交涉香港歸還的事情,她希望我支持英國人,香港不要歸還。但是我說我主張香港歸還中國,第一,本身就是中國的地方,當然應該還瞭;第二你簽條約九十九年,現在到期瞭,你怎麼可以不守信用?她跟我沒什麼好談的,就不談瞭。”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