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紅樓夢裡說“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呢”?

2016-08-18 23:17:52

  “紅學”是一專門學問,五四運動以後,“紅學”更成瞭顯學,而且形成瞭不同的學說和學派。“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的《紅樓夢》,賺取瞭多少人的眼淚,引發瞭多少人的情思是根本無法統計的。

  曹雪芹是我國清代偉大的文學傢,世界文學之林中的第一流小說傢,他的代表作《紅樓夢》自問世以來所引起的廣泛深遠影響,在中國文學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人們對它進行評論、研究所達廣泛深入的程度,更是文學史上的突出現象。

  目前對“紅學”的研究更是出現瞭新的高潮,專著、專刊、專論紛紛行世,而且方興未艾,日趨發展。《紅樓夢》的影響也遠及國外,在1942年就被譯成英 文。此後,英文、俄文、德文、法文、意文、日文、越文、荷蘭文等外文譯本陸續出現,不下一二十種。除翻譯原著外,國外又出現瞭很多關於“紅學”的研究論 著。《紅樓夢》享有世界名著的崇高聲譽。

  然而《紅樓夢》的作者卻不像他的作品那樣舉世皆知。他生前沒能享有應得的聲譽和榮譽,死後他的事跡也不見經傳。以至今天,連他的生卒年月,父母是誰,一生主要有什麼活動還是爭論的問題或仍在探索階段。

  人們一般認為曹雪芹一生經歷瞭康熙、雍正、乾隆三個朝代。他的祖先自高祖曹璽起經祖父曹寅,到他的父親,相繼做瞭六七十年江寧織造,是當時財勢熏天的“百年望族”。

  康熙年間是曹傢鼎盛時期,祖父曹寅當過康熙的“侍讀”。康熙的“南巡”,其中就有4次是以曹寅在任的江寧織造署為行宮。但好景不長,到瞭曹雪芹的父輩, 由於雍正上臺後排除異己,以虧空款項等罪被革職、抄傢,曹傢因此急劇走向衰落。到瞭乾隆時期,又因事遭到一次打擊,從此一蹶不振,徹底衰敗。

  這種特殊生活經歷對曹雪芹的一生產生瞭深遠影響。一方面,傢庭由極盛到極衰的變化,使他清醒認識到封建社會的炎涼世態,以及政治的黑暗,社會的腐朽,從 而更深刻地認識到瞭封建階級的本質。另一面,他的傢庭又是一個同皇室有直接勾結的、典型的貴族官僚傢庭,集中體現瞭封建統治階級的腐朽、黑暗,也集中反映 瞭復雜的階級矛盾和封建倫理道德。這些都為曹雪芹的日後創作提供瞭生活基礎和題材源泉。

  在被抄傢以後,曹雪芹隨傢一起遷居北京,在北京城內度過瞭他的青壯年時期。

  關於這一階段的生活情況,史書上未見記載,隻是後人在他的朋友敦敏、敦誠兄弟所作的詩句中瞭解到,他大約是做一些文墨抄錄之類的雜事。《紅樓夢》的創作,大約就開始在北京城內生活的後期。

  曹雪芹逝世前十幾年的晚年生活,是在北京西郊度過的。他晚年生活貧苦困頓,極其艱難,過著“滿徑蓬蒿花不華,舉傢食粥酒為賒”的生活,靠賣畫和親友的接濟過日子。

  在這種狀況下,曹雪芹仍以頑強的毅力繼續寫作《紅樓夢》。有人說他“作書時,傢徒四壁,一幾一杌一禿筆外無它物”。曾有一個傳說提到,曹雪芹寫書時,沒 有錢買紙,就把舊年的皇歷拆開,字寫在皇歷的背面。就是在他身處危險的情形下,也沒有停止過寫作。“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沒有一定的膽量、 信心、毅力,在如此艱難的環境裡要寫出這部“怨世罵時之書”是不可能的。

  正當曹雪芹奮筆疾書,《紅樓夢》快要完成的時候,意想不到的災難降臨瞭,他唯一的愛子染上痘疹,不幸夭折。

  意外的打擊,使曹雪芹痛苦萬狀,以至感傷成疾,年未五旬,竟一病不起,終於在一個晚上“淚盡而逝”。

  《紅樓夢》原名《石頭記》,曹雪芹在世時,就在少數親友中披閱評論。曹雪芹逝世後,這部作品盛行於世。最初傳抄的都是80回本,到瞭1791年,程偉元 和高鶚對在社會上流行20年,但“無定本”的《紅樓夢》,進行瞭一番整理,並且增補瞭後40回,使之成為一部故事完整的作品。

  《紅樓 夢》這部作品描寫瞭廣闊的生活和復雜的矛盾沖突,內容非常豐富。人物的眾多,事件的紛繁,超過瞭以往的任何一部長篇小說。它以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悲劇為 主線,描寫瞭賈、史、王、薛四大封建傢族的興亡過程,深刻和生動地反映瞭封建大地主階級的殘酷的階級壓迫和激烈的階級鬥爭,揭露瞭封建統治的腐敗和黑暗。 它反映社會生活的廣度和深度也是空前的。從歷史發展的大形勢到日常生活的細支末節無不包羅殆盡。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