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0 20:45:59
提起猶太人,一般人會想起兩件事:一是600萬猶太人被納粹屠殺,二是《威尼斯商人》裡面放高利貸的夏洛特。
《威尼斯商人》裡,猶太人夏洛特借給基督徒安東尼奧一筆錢,是高利貸,並定下契約,如果安東尼不能按時還錢,就要在他胸口割下一磅肉。期限到瞭,夏洛特堅持要求安東尼奧履行契約。
現實中像《威尼斯商人》中的猶太人夏洛特那樣囂張,敢公然要基督徒命的應該是沒有的。反倒是“夏洛特”們要經常面對被罰沒傢產,驅逐出境的慘境。即使小心做人也難保一傢平安。
從中世紀到文藝復興時期的基督徒對猶太人的態度也不比希特勒好到哪兒去。
現實中的猶太人是否都是放高利貸的?在很長的歷史時期,是的。但這不是他們自己的選擇。
作為聰明能幹的少數派,總是猶太人開辟新領域,然後作為主流的基督徒到來,猶太人逐步被驅逐,然後猶太人再去開發新的領域……如此循環反復。
早期猶太人遷入歐洲,從事農業、手工業,開墾瞭大量荒地,把較當時西歐蠻族先進得多的農業生產技術帶到西歐;從事手工業,也因為先進工藝收到尊重,當然在商業領域也一貫表現卓越——是正常的貿易,並不是高利貸。
在羅馬帝國時期,猶太人還擁有(至少在名義上擁有)公民權和司法自治權,雖然這兩項權利在羅馬帝國後期也是名存實亡。
而在中世紀,隨著基督教一傢獨大,猶太人在文化上和經濟上都是少數派,成為瞭永遠的異端,或者說是“客民”。作為異端/少數派的猶太人失去法律地位、財產權和生存權被隨意踐踏。猶太人遊離於日益穩固封閉的封建等級制度之外,隨著歐洲封建經濟制度的建立,生存空間被一步步壓縮。
猶太人先是被禁止擁有土地——即使是他們的祖先開墾出來世代耕作的土地,於是他們無法再從事農業,除非作為奴隸。
土地被分封給瞭歐洲的封建貴族,猶太人被驅逐出祖輩開墾的土地。但還是在手工業表現出色,例如冶煉、染色、釀酒、皮革制作等。後來主流基督徒的行業協會又把猶太人拒之門外,於是他們無法繼續從事手工業。
早期基督徒鄙視經商這個行當,於是猶太人的商業才能被發揮到極致,建立起屬於猶太人的商業網絡。中世紀早期,猶太人的商業網絡遍佈全球,穿梭於東方和西方,基督教世界和穆斯林世界——這時仍然是正常貿易。猶太人賺取可觀的利潤,也為西歐諸國的領主繳納巨額稅金。雖然作為富有的少數派異端受到愚民的仇視,但是還是受到貴族的利用和保護。
直到十字軍東征。戰爭毀壞瞭原來的貿易路線,針對猶太人的屠殺和搶劫也一再發生。
1095年十字軍東征,而就在歐洲的腹地,也發生過貧民發動的“十字軍東征”。他們的邏輯是:既然十字軍受命去國外消滅上帝的敵人,他們也可以通過殺死自己身邊的異教徒猶太人來救贖自己的靈魂(順便搶奪猶太人的財產)。於是德法交界處萊茵河沿岸多個猶太人居住區被十字軍洗劫,居民被屠殺,財產被瓜分,房屋被燒毀。之後的幾乎每一次十字軍東征,都伴隨著對猶太人的洗劫和屠殺。
10世紀左右,西歐的封建社會更加穩定,主流社會也開始涉足商業貿易領域。如史學傢埃班所言:“當基督教的行業協會普遍設立之後,猶太人的各種經營就被有效禁止。”
10世紀意大利崛起瞭諸多貿易共和國,基督徒的商業聯盟開始瞭對猶太商人的大規模打壓。比如威尼斯彼時已經是地中海的商業貿易中心,拒絕接納猶太商人,禁止自己旗下的船隻運送猶太人的商品,還試圖在其它地方的所有港口都采取類似的政策。之後漢莎聯盟也禁止瞭北海和波羅的海所有港口和猶太人的貿易,所有買賣局限於商會成員中,而商會中沒有猶太人的立足之地。
至此,正常的生產和商業活動都已經將猶太人排除在外。他們的活路僅剩下一條:放貸。
既然有商業當然有金融周轉的需求,但根據原教旨,基督徒不能從事信貸業。基督徒不做的,猶太人來做。他們開辦信貸業務,建立貨幣流通體系。猶太人的信貸生意越做越大,借款人開始包括貴族、主教、甚至國王。
那猶太人的信貸業務為什麼會變成真正的高利貸呢?因為這項業務實際上被當權者用來壓榨居民,猶太人和他們的信貸業務被當作瞭白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