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是個怎樣的人?歷史上對大禹的評價是怎樣的

2016-08-21 19:07:28

禹,姓姒,名文命(也有禹便是名的說法),字(高)密。史稱大禹、帝禹,為夏後氏首領、夏朝開國君王。禹是黃帝的玄孫、顓頊的孫子,(但也有說法認為禹應為顓頊六世孫)。其父名鯀,被帝堯封於崇,為伯爵。同時,禹還是中國神話時代的最後一人,國傢歷史上的第一人,他所創立的傢天下制度,可被視為原始社會與奴隸社會的分水嶺。那麼,大禹是個怎麼樣的人呢?歷史上有是怎麼評價大禹的呢?

關於大禹是個怎樣的人

他是我國傳說時代與堯、舜齊名的賢聖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績,就是歷來被傳頌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劃定中國國土為九州。
相傳,帝堯時,中原洪水泛濫造成水患災禍,百姓愁苦不堪。帝堯命令鯀治水,鯀受命治理洪水水患,鯀用障水法,也就是在岸邊設置河堤,但水卻越淹越高,歷時九年未能平息洪水災禍。接著禹被任命為司空,繼任治水之事。禹立即與益和後稷一起,召集百姓前來協助,他視察河道,並檢討鯀治水失敗的原因。禹總結瞭其父親治水失敗的教訓,改革治水方法以疏導河川治水為主導,利用水向低處流的自然趨勢,疏通瞭九河。
治水期間,禹翻山越嶺,淌河過川,拿著測量儀器工具,從西向東,一路測度地形的高低,樹立標桿,規劃水道。他帶領治水的民工,走遍各地,根據標桿,逢山開山,遇窪築堤,以疏通水道,引洪水入海。禹為瞭治水,費盡腦筋,不怕勞苦,也不敢休息。
後來,禹治理黃河有功,帝舜在隆重的祭祀儀式上,將一塊黑色的玉圭賜給禹,以表彰他的功績,並向天地萬民宣告成功和天下大治。
舜在位三十三年時,正式將禹推薦給上天,把天子位禪讓給禹。位。在諸侯的擁戴下,禹王正式即位,以陽城為都城,一說以平陽為都城(或在安邑或在晉陽),國號夏。並分封丹朱於唐,分封商均於虞。
所以,由此可見,大禹是個胸懷天下黎民百姓之人。
同時,大禹是古代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傢。他治水是與治國養民結合進行的。在治水害的同時,還指導人們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大興水上運輸,重建傢園。每治理一個地方,都主動團結氏族部落酋長,完善政權建設,使百姓安居樂業。史書記載,洪水退去後,一塊塊平原露出水面,他帶領人們在田間修起條條溝渠,引水灌溉,種植粟、黍、豆、麻等農作物,還讓人們在地勢低窪的地方種植水稻。不僅治理水患獲得巨大的成功,而且農業生產也取得瞭進步。
禹為瞭鞏固夏王朝,把全國分為九州(即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進行管理,他還“南省方,濟於江”(《淮南子·精神訓》),到南方巡視,在塗山(今安徽蚌埠市西)約請諸侯相會。禹為紀念這次盛會,把各方諸侯部落酋長們送來的青銅鑄成九個鼎,象征統一天下九州,成為夏王朝之象征。
禹在鞏固夏王朝統治過程中,還特別重視恩威並濟,加強教化。

歷史上對大禹的評價

司馬遷:堯遭鴻水,黎人阻饑。禹勤溝洫,手足胼胝。言乘四載,動履四時。娶妻有日,過門不私。九土既理,玄圭錫茲。
夏禹是為中華民族的歷史發展做出瞭巨大貢獻的偉大歷史人物。他的重大功績不僅在於治理洪水,發展國傢生產,使人民安居樂業,更重要的是結束中國原始社會部落聯盟的社會組織形態,創造瞭“國傢”這一新型的社會政治形態。夏禹完成瞭國傢的建立,用階級代替原始社會,以文明社會代替野蠻社會,推動瞭中國帝王歷史沿革發展。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