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觀,一個被流放的王子 開創王子爭鬥的先河

2016-08-21 19:08:26

自夏朝皇帝夏啟繼位後“公天下”變成瞭“傢天下”,此後王權爭鬥的演變越來越激烈,乃至於出現骨肉相殘兄弟自相殘殺的局面。但是,你知道這個局面是怎麼出現的嗎?他是怎麼演變而來?請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王權爭鬥的演變

說起王權爭鬥兄弟自相殘殺是怎麼演變而來的這就要說說武觀瞭。
武觀,啟的第五子,一作五觀。啟的晚年,生活日益腐化。他喜歡飲酒、打獵、歌舞,而疏於朝政。而且人們財富和權力的追逐愈演愈烈。姒啟用暴力手段結束“禪讓制”後,打開瞭人們對權利爭鬥的大門,讓人們覺得得天下可以用武力征服,他的兒子們又發生瞭爭奪繼承權的骨肉相殘,這就是武觀之亂。

武觀叛亂影響很大,開王子爭鬥歷史之先河

時人認為這是很不幸的事,後來的政治傢們也強調說,這是夏啟失德而致“五子內訌”。
據史記載,夏啟平定伯益和有扈氏叛亂,建立起新的統治秩序,即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傢。建夏不久,啟便沉湎淫樂,經常舉辦大型露天宴會,在龐大的宮廷樂隊伴奏下,樂歌高唱,萬人淫舞,酒氣盈天。統治集團生活的糜爛和腐化最終導致內部的爭權奪利和分裂內訌,啟的第五個兒子武觀在西河武裝叛亂,啟命大將彭伯壽前往平叛,武觀戰敗投降,啟命其率部東遷至海濱。不久,啟因荒淫過度而病死。正史也稱武觀為五觀,說是啟之少子。
夏啟十五年,武觀叛亂。《墨子·非樂上》引《武觀》曰:“啟子淫溢康樂,野於飲食。將將,磬以方。湛濁於酒,渝食於野。萬舞翼翼,章聞於天,天用弗式。”
武觀,作為歷史上第一個被流放的王子,為什麼說武觀是第一個被流放的王子呢?
由於夏朝歷史為公元前21世紀至公元前16世紀,也就是說武觀被流放這一事件發生在4000多年前,在當時世界奴隸制國傢本來就少見,傢天下的奴隸制國傢則更少見,由此推知,武觀也有可能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個被流放的王子。
自武觀之亂後,中國浩瀚歷史長河就在王權爭鬥中演變而來,尤其是到瞭唐朝時期,玄武門之亂中的殺兄、滅弟開啟瞭李世民的統治階段。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