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1 19:13:23
後生可畏這個成語故事的主人公是誰?後生可畏這個成語故事的主人公是元朝的大臣徹裡帖木兒。意思是贊揚少年聰明努力,有光明的前途。出處《論語·子罕》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也!
徹裡帖木兒是誰?
徹裡帖木兒,姓阿魯溫氏。祖父累立戰功,為西域大族。徹裡帖木兒自幼沉著,胸有大志,早年入宮為禁衛親軍,後升為中書直省舍人,拜監察禦史。右丞相帖木迭兒執政,握生殺予奪之大權,人們無不恐懼。徹裡帖木兒卻敢於與他對抗,指責其一切奸詐行為。帖木迭兒一心想中傷他。山東大水,鹽課多有虧損,朝廷任命徹裡帖木兒為山東轉運司副使,僅數月,所虧鹽課皆如數補濟。轉任刑部尚書,京師豪強都怕他,不敢犯法,而無罪被拘留的人多被釋放。
關於後生可畏的歷史典故
元朝的大臣徹裡帖木兒,處理公務精明幹練,善於決斷。有 一年他在浙江任職,正好逢上省城舉行科舉考試。他目睹瞭這場考 試,從官府到考生都花費瞭許多錢財,並且免不瞭有營私舞弊的情 況。他暗暗下瞭決心,待到自己掌握瞭大權,一定要促使朝廷廢除這 種制度。
後來,他升任相當於副宰相的中書平章政事,便奏告元順帝,請 求廢除科舉制度。中國科舉制度隋唐以來已實行瞭七百多年,要廢 除它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在朝中引起瞭巨大的反響。大師伯顏表 示支持,但反對的很多。 有位禦史堅決反對廢除科舉制度,他請求順帝治徹裡帖木耳的 罪。不料順帝雖然很昏庸,但對廢除科舉制度倒是贊成的。因此不僅 不支持那位禦史,反而把他貶到外地去當官。不久,他命人起草瞭廢 除科舉制度的詔書,準備頒發下去。
書還未下達,地位略低於平章的參政許有王,又出來反對廢 除科舉制度。他對伯顏說:“如果廢除科舉考試制度,世上有才能的 人都會怨恨的。” 伯顏針鋒相對地說:“如果繼續實行科舉考試制度,世上貪贓枉 法的人還要多。” 許有王反駁說:“沒有實行科舉考試制度的時候,貪贓枉法的人 也不是很多嗎?” 伯顏諷刺他說:“我看中舉的人中有用之材太少,隻有你參政一 個人可以任用!” 許有王不服氣,舉出許多當時中舉的高官來反駁伯額。伯顏當 然不會改變自己的觀點,於是兩人爭論得非常激烈。
第二天,滿朝文武被召到祟天門聽讀皇帝下達的廢除科舉制席 的詔書,許有王還特地被侮辱性地通知在班首聽讀。看來,皇帝特意 要讓這個反對者將詔書聽得明白些。許有王心裡非常不願意,但又 懼怕得罪皇帝遭到禍害,隻好勉強跪在百官前列聽讀詔書。
聽讀完詔書後,百官紛紛回府,許有王滿臉不高興地低頭走路。 有個名叫普化的禦史特地走到他邊上,湊著他的耳朵冷嘲熱諷他 說:“參政,你這下成為過河拆橋的人啦。 這話的意思是,你許參政是靠科舉當官的,現在宣讀皇上關於 廢除科舉制度詔書,你跪在最前面,似乎是廢除科舉制度的領頭人, 就像一個人過瞭橋後就把橋拆掉一樣。許有王聽瞭又羞又恨,加快 步伐離開。之後他借口有病,再也不上朝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