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筆勾銷這個成語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誰?

2016-08-21 19:22:57

  一筆勾銷這個成語故事裡的主人公是誰?一筆勾銷中的主人公是范仲淹。一筆勾銷是什麼意思?一筆勾銷 (yī bǐ gōu xiāo),把賬一筆抹掉。現在常用來比喻把一切完全取消或再也不提往事。

  范仲淹簡介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漢族,北宋著名的思想傢、政治傢、軍事傢、文學傢。范仲淹幼年喪父,母親改嫁長山朱氏,遂更名朱說。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讀及第,授廣德軍司理參軍,迎母歸養,改回本名,後歷任興化縣令、秘閣校理、陳州通判、蘇州知州等職,因秉公直言屢遭貶斥。康定元年(1040年),與韓琦共同擔任陜西經略安撫招討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針,鞏固西北邊防。

慶歷三年(1043年),出任參知政事,上疏《答手詔條陳十事》,提出十項改革措施。慶歷五年(1045年),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貶出京,歷任邠州、鄧州、杭州、青州知州。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潁州,范仲淹扶疾上任,行至徐州,與世長辭,享年六十四歲,謚號文正,世稱范文正公。

  宋代文學傢范仲淹小時候就很有志氣。他十幾歲時便辭別母親,外出求學,夜以繼日地勤奮苦讀。冬天感到非常疲倦時,就用涼水洗臉;吃的東西不夠,就喝粥充饑。經過刻苦學習,他終於考中瞭進士。

  慶歷三年,范仲淹被宋仁宗任命為參知政事,他和同時任命的韓琦、富弼等一起,進行瞭一場以改善吏治為中心的改革,史稱“慶歷新政”。

  “慶歷新政“的措施之一就是裁減冗官。范仲淹取來官員名冊,一個個檢查他們的任職情況。凡是不稱職的官員,他都在名冊上一筆勾去,撤掉他們的職務。空出的職務,則從下一級能夠勝任的官員中委任。富弼平時十分尊重范仲淹,對待他像自己的長輩一樣,他見范仲淹對這些不稱職的官員這麼毫不留情,擔心地說:“你用筆一勾,就撤掉瞭他們的職務。他們一傢人都要傷心得痛哭流涕瞭!”

  范仲淹回答說:“他一傢人哭,總比他們禍害千傢萬戶,讓那些人傢全部悲傷好得多吧。”於是,他把那些不稱職的官員全都罷免瞭。

  但是,由於新政觸犯瞭當時貴族官僚的利益,遭到強烈反對,推行不到一年便夭折瞭。范仲淹也被貶到陜西任四路宣撫使。也就在這一年,他寫下瞭“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千古名句。

  後來,“一筆勾銷”演變為,比喻把一切完全取消、否定或不再提起。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