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君王武丁是怎麼死的 武丁活瞭多少年

2016-08-21 19:41:15

武丁,姓子,名昭,是中國商朝第23位國王(夏商周斷代工程把在位時期定為前1250年—前1192年),廟號為高宗。武丁是商王盤庚的侄子,父親是商王小乙。那麼,你知道商朝君王武丁是怎麼是的嗎?武丁活瞭多少年?請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武丁,子姓,名昭,是商王盤庚的侄子,商王小乙之子。相傳,武丁少年時期遵父命行役於外,與平民一同勞作,得以瞭解民眾疾苦和稼穡艱辛。
公元前1251年,商王小乙去世,武丁繼任商朝君主之位。武丁繼位後,想要復興商朝,但沒有得力的大臣輔佐。武丁因此三年不說話,將一切政事交由塚宰決定,自己則觀察國傢風氣。

由於武丁打小生活在民間,親身體驗瞭耕種的艱難。武丁當上皇帝後,勤於政事,啟用刑徒出身但是才能超群的傅說、甘盤為宰相,祖己等賢能之人輔政,勵精圖治,使商朝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得到空前發展,史稱“武丁盛世”。從此,使商朝進入鼎盛時期。相傳武丁在位的第59年,西華一帶遭受蝗蟲災害,商王武丁親率官兵和群眾撲滅蝗蟲。他們首先來到奉母鎮境內的七裡倉一帶滅蟲救災,留下瞭高宗寨、清涼寺、養馬崗等遺址,後來又輾轉來到田口鄉道陵崗和聶堆鎮思都崗一帶滅蝗治蟲。如果蝗蟲不很快治理,必將影響群眾生產生活,武丁非常焦急,晝夜難寢,積勞成疾,駕崩於此。武丁駕崩後,後人按照他的遺囑,將他安葬在田口鄉陵西行政村東邊。
公元前1192年,武丁去世,武丁在位59年,被人尊稱為“高宗”。
武丁陵位於河南省西華縣縣城東北15公裡的田口鄉陵西村。據載,當年武丁從商都率群臣前來今西華縣捕滅蝗災並體察民情,因積勞成疾病逝於今西華縣,葬於現址。古時的陵塚規模宏大,有載“望之如山”,為歷代帝王崇仰至祭。陵墓前原有廟宇陵園,陵後兩側分置武丁最器重的得力輔助丞相傅說、甘盤陵墓。因歷史上無數次黃河泛濫淤積和人為損壞,廟宇毀廢,僅留武丁主陵墓頂和散落古禦祭碑刻數通被收藏。現存武丁主陵高約6米,長寬各百餘米。武丁陵屬全國現存為數極少、且較完整的奴隸制度時期帝王陵寢。後人為紀念一代明君武丁,每逢農歷初一、十五,燒香祭祀者絡繹不絕,香火鼎盛綿延數千年。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和陵園的頹廢,香火漸漸熄滅,540餘畝的陵園縮減到現在的50餘畝。
《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對商高宗陵有記載。清乾隆《西華縣志》描述商高宗陵:“……其廣兩千步,高百尺,崗阜叢擁,林木虧蔽,望之如山……”現陵墓高6米,占地23畝。宋開皇三年(公元前970年),詔修陵廟《陳州府志》中《修高宗陵廟碑記》說:太祖開寶中,嘗詔治王之廟而廣,其棟宇至八十八楹,塑像於殿中,又立甘盤、傅說二相,夾持左右,列繪群臣於四壁……”陵園內廣栽松柏。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同治八年(1869年)定帝王陵寢。原陵廟內存宋、元、明、清修建和祭祀碑數十通。民國時期陵園漸廢。特別是1938年洪水泛濫,整個陵廟被洪水沖毀,現所存房屋為近期所建。在武丁墓的東北角和西北角各有一個較小一些的墓,相傳是宰相傅說和甘盤的墓葬,兩個墓葬早已經毀廢。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