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武則天的女兒太平公主是怎麼死的?

2016-08-12 22:58:28

  太平公主一生的命運與自己的母親武則天緊密的聯系在一起,後來太平公主嫁給瞭自己的表哥,城陽公主的兒子薛紹。然而這次婚姻沒過幾年,就被認為是個大錯誤,需要改正瞭。隻不過認為嫁錯的,不是太平公主本人,而是她的母親武則天。似乎,太平公主的一生命運,都是她的母親在為她做決定,而這次,武則天為什麼會認為與表哥的婚姻是個錯誤的決定?太平公主又是怎麼死的?

  太平公主死因揭秘

  延和元年(712年)八月睿宗傳位太子李隆基,自己退為太上皇,改元先天。同年,太平公主的丈夫武攸暨去世。

  先天二年(713年),李隆基與郭元振、王毛仲、高力士等人先發制人,誘殺瞭左、右羽林將軍和宰相。太平公主逃入南山佛寺,三日後返回。太上皇李旦出面請唐玄宗恕其死罪,被唐玄宗拒絕,太平公主最終被賜死傢中,其夫武攸暨墳墓也被鏟平。

  事情還要先從唐高宗說起。唐高宗死後,武則天稱帝就已經進入倒計時瞭。在高宗死後的幾年時間裡,武則天先後廢黜瞭她的三兒子中宗李顯(當時叫李哲),軟禁瞭四兒子睿宗李旦,鎮壓瞭徐敬業領導的揚州叛亂,又通過所謂的裴炎謀反案,肅清瞭軍政系統的反對派。她緊鑼密鼓,一步一步,離皇帝的寶座越來越近。但是,中國古代王朝可都是一傢一姓,要想改李唐為武周,要調換的其實不光是皇帝,還有整個皇族。所以,武則天想當皇帝,還得把李唐宗室清理一下。武則天是怎麼辦的呢?她搞瞭一個陰謀。

  當時,為瞭給武則天改朝換代做輿論宣傳,武則天的侄子武承嗣偽造瞭一塊帶有“聖母臨人,永昌帝業”字樣的寶石,謊稱是從洛水打撈出來的,並說這代表著上天降下的祥瑞,派人獻給瞭武則天。根據傳統的儒傢信仰,“河出圖,洛出書”,這可是“天將降大任於斯人”的重要標志,屬於國傢一級祥瑞。這杜撰出來的祥瑞正合武則天的意,她立刻決定,大張旗鼓地操辦一下這件事,讓全國人民都知道,她當皇帝可是天意!怎麼操辦呢?她把這塊石頭命名為“天授寶圖”,又給自己加瞭一個尊號叫做“聖母神皇”,同時宣佈要在十二月的時候親臨洛水,舉行受圖大典,並在明堂裡接受百官朝賀。為瞭辦好這件盛事,她詔令各州的都督刺史以及李唐宗室外戚都在典禮舉行之前的十天到洛陽集合!顯然,武則天想利用這個國傢禮儀工程,把李唐勢力一網打盡。

  這個詔令一出來,李唐宗室馬上慌作一團,他們覺得,武則天來者不善,肯定是想把他們集中到洛陽,然後甕中捉鱉,一舉消滅!越想越緊張,怎麼辦呢?與其坐以待斃,不如鋌而走險。就在這種恐慌情緒支配下,宗室成員開始彼此聯絡,密謀造反。造反者都包括什麼人呢?首先當然是前幾代皇帝的兒子孫子等男性成員,另外,唐代還未流行“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這樣的觀念,所以,幾代皇帝的公主也都接到瞭通知。但是,因為叛徒告密等種種原因,這次造反被迫提前舉行,而且造反者也從整個李唐宗室萎縮成瞭越王李貞和瑯琊王李沖父子倆。這樣的小打小鬧哪裡是朝廷的對手,很快就被武則天鎮壓下去瞭。

  但是,剿滅李唐宗室的有生力量本來就是武則天的既定目標,讓他們到洛陽集合也是引蛇出洞的一種策略,現在蛇都出來瞭,怎麼能再讓他們縮回去呢!於是,鎮壓瞭李貞父子之後,武則天開始順藤摸瓜,大肆株連,把很多宗室都給牽扯進這樁宗室謀反案之中,一大批宗室皇族被下令處死,武則天血洗李唐宗族的目的便完成瞭。而她的女婿、太平公主的丈夫薛紹和他的哥哥薛顗居然也在其中!

  女婿薛紹想造嶽母的反,事情看起來真是觸目驚心。但是,考慮到武則天誅殺宗室是個政治陰謀,我們不免要懷疑一下,薛紹兄弟到底有沒有謀反呢?對於這件事,史書中本來就有截然相反的兩種記載。一種是《新唐書?公主傳》,說:“瑯邪王沖起兵,顗與弟紹以所部庸、調作兵募士,且應之。沖敗,殺都吏以滅口。事泄,下獄俱死。”按照這種說法,薛紹兄弟確實已經出錢招兵買馬,準備造反,可惜李貞父子太窩囊,還沒等他們響應就失敗瞭。這時候薛傢兄弟為瞭掩蓋罪行,又殺瞭手下的具體執行人員滅口,所以被處死也算罪有應得。但是,對於同樣一件事的記載,《舊唐書》卻大相徑庭。《外戚傳》中說:“紹,垂拱中被誣告與諸王連謀伏誅。”也就是說,薛紹本來沒有謀反,說他謀反是一種誣陷。那麼哪一種記載可靠呢?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