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揭秘:西漢名將周亞夫為何被逼的在獄中自殺?

2016-08-12 22:59:18

  周亞夫是西漢名將,漢文帝對周亞夫也是表著尊敬的態度。亞夫性格耿直,曾經力諫皇帝切莫廢長立幼,不想此舉使景帝覺得他太張狂,因而深為憤怒。大概,周亞夫被迫自殺的原因和自己的性格也是有很大的關系的。

  唐人寫詩喜歡用“細柳營”,就是從這裡來的。據說:匈奴兵進犯的時候,朝廷任命周亞夫為將,漢文帝不放心前方戰事,就親自慰問。文帝的車駕到瞭細柳營,隻見軍士都手拿利刃,身披鎧甲,機弩上也搭著箭枝。天子的先行官來到營門,立刻被軍士擋住,無法進去,隻好說:“天子即將駕到瞭!”守衛營門的都尉卻說:“軍營中隻聽將軍的號令,不聞有天子的詔命!”過瞭一會,天子的車駕到瞭,但軍吏仍不開門。文帝沒有辦法,隻好派人拿著天子的符節去見周亞夫說:“天子要勞軍”周亞夫這才傳令打開營門,守門的軍吏又對天子的隨從說:“將軍有規定,軍營中任何人的車馬都不能奔馳,違命者斬。”

於是文帝隻能讓人按著馬韁慢慢的前進。到瞭營內,周亞夫也並未跪拜迎接,他身穿盔甲,對文帝長揖道:“臣甲胄在身,不能下拜,請以軍中之禮相見。”文帝很受感動,派人向周亞夫稱謝說:“皇帝恭敬地慰勞將軍。”慰勞完畢,天子的車馬回去瞭。

  文帝對周亞夫一直很尊重,直到去世前夕,還對太子劉啟說:“如果將來國傢發生瞭危難,特別是有人叛亂時,周亞夫是可以委以重任的。”後來吳王劉濞聚眾造反,漢景帝任用周亞夫為大將軍,僅僅三個月,吳王被殺,楚王自盡,其餘五國也節節敗退,或是自殺,或是被誅,七國之亂很快平定。平定七國之後,周亞夫被封為丞相,這也是他走向悲劇的開始。

  周亞夫性格耿直,曾經力諫皇帝切莫廢長立幼,不想此舉使景帝覺得他太張狂,因而深為憤怒。周亞夫軍事上是個天才,七國之亂初期,周亞夫率領軍隊開到瞭河南一帶。吳楚聯軍正全力攻梁,周亞夫等人分析瞭形式決定避開吳楚聯軍的銳氣,把梁交給吳楚,任由他們攻打。梁王向景帝求救,景帝也命周亞夫救援,但周亞夫來瞭個“不奉詔”,而是派騎兵截斷瞭吳楚聯軍的糧道。吳楚聯軍久攻梁國不克,又斷糧草,銳氣喪盡,被迫尋找漢軍主力決戰,周亞夫則深溝高壘,養精蓄銳,一舉擊敗瞭吳楚聯軍。雖然平叛勝利瞭,但卻與梁國結下瞭梁子。後來梁王劉武經常在皇帝太後面前惡意中傷周亞夫,因此皇帝對周亞夫又多瞭一次忌恨。

  周亞夫不是個善於處理事情的人,景帝中元三年(公元前147年),竇太後要景帝封王皇後的哥哥王信為侯。封外戚為侯,並非沒有先例,但景帝估計周亞夫不會同意,就先去找他做工作。果然,周亞夫斷然否決,他說:“高祖皇帝曾經與諸大臣歃血盟誓:非劉氏而王,非有功而侯,天下共擊之。”周亞夫搬出劉邦的話壓人,也還罷瞭,但他還說:“王信雖然是王皇後的哥哥,但沒有什麼功勞,如果封瞭侯,那就是違犯瞭高祖的規約。”這自然使景帝氣的發瘋,隻是周亞夫言辭確鑿,無懈可擊,景帝才不好發火,隻能“默然而沮”。周亞夫阻止瞭王信封侯,但加深瞭景帝的矛盾,更得罪透瞭王信。梁王與王信過從甚密,又都恨極瞭周亞夫,於是兩人聯手欲置周亞夫於死地。

  就這樣,周亞夫得罪瞭貴戚皇室,還有朝廷本人。還好,周亞夫還是個有先見之明的人,於是選擇辭職。不久告老回傢。不過皇帝要殺你還需要找理由嗎?這時候漢景帝請周亞夫吃飯,隻是席間並無他人,隻有一君一臣,周亞夫就感到有些慌惑,等他到瞭席前,發現自己面前隻有一隻酒杯,並無筷子,菜肴又隻是一整塊大肉,根本沒法進食。轉頭看見瞭主席官,便對他說:“請拿雙筷子來。”主席官早受瞭景帝囑咐,裝聾作啞,站著不動,周亞夫覺得景帝在戲弄他,忍不住就想發火,正要再說,景帝忽然插口道:“這還未滿君意嗎?”周亞夫一聽,又愧又恨,隻好起座下跪謝罪。景帝才說瞭一個“起”字,周亞夫就起身而去,再也沒有說話。不久,周亞夫就被雙規。大理寺當堂審訊,問道:“你為什麼要謀反呢?”周亞夫不知所雲,後來審判官繼續說:“你就是不想在地上謀反,也想死後在地下謀反!”周亞夫一聽,完全明白是怎麼回事瞭,欲加之罪,何患無詞,再也無話可說。被關入獄中之後,他五日不食,絕食而死。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