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德邁將軍:蔣中正贊為“我國軍人應效法”的榜樣

2016-08-13 12:44:13

  魏德邁更進一步指出:

  美國人以為隻要蔣介石下一道命令,它就會被執行.我則體認到委員長不僅不是一個獨裁者,事實上隻是一個松散聯合政府的首領,有時會在獲取其屬下服從一事上遭遇極大的困難.(Wedemeyer, 1958: 323)

  當然,魏德邁也坦誠指出蔣介石本人能力及領導風格上的弱點及缺失.一九四五年三月,魏德邁返美述職.在與陸軍部長史汀生 (Henry L. Stimson) 的餐敘中,史氏詢及蔣介石的能力.魏氏回答說:

  以現代的觀點來看,他不是一個受過嚴格訓練或熟練的戰略傢.他在領導中國軍隊對抗軍閥及共黨方面相當成功,但極少展現現代軍事戰術或技巧方面的知識.(Wedemeyer, 1958: 342)

  對於蔣介石的個性及領導風格,魏德邁曾做過相當透徹的分析:

  在我與蔣介石兩年的相處中,我確信他是一位正直無私的領袖,對其人民的福祉極為關切,並渴望建立符合孫中山理念的憲政體制政府. 在我看來,蔣介石最大的弱點是他對朋友及舊屬的忠誠.在他那群僚屬中,有些既腐敗又無能的人.如果他不能接受勸告而去掉他們,中國局勢將會變成怎樣實在難以臆測.我曾告訴他,他的僚屬中很多極為腐敗無能,這些人一日不去,則其為人民所構想的良好計畫將永遠不能實現.因為這些人使他無法接觸到不少中國最愛國能幹的人才並獲得他們的支持.我承認蔣在政治方面極為機敏,有合理的思考力與堅強的個性.但他卻被儒傢強調忠於傢人朋友的哲學所限.他不願舍棄他周圍那些黨同伐異的人,因此疏離瞭不少中國最好最能幹的人才.(16 )

  魏德邁對共產主義的本質,尤其是共產黨人在中國的意圖有極深刻的認識.他承認:「我也像馬歇爾一樣,曾受惑於史迪威的報告.但經驗使我對共產主義的威脅能有所警惕.」在重慶期間,毛澤東與周恩來二人曾在魏德邁的寓所中與其辯論共產主義的本質與手段.追憶這一次談話,魏德邁寫道:

  我常聽說他們〔毛,周〕不是真正的馬克斯主義者,而隻是對中國人福祉關心的農民改革者.但是這一次非正式的歷史性會面卻拆穿瞭這些在美國被廣泛傳播的報告根本就是謊言.(Wedemeyer, 1958: 285-287)

  根據魏德邁自己的說法,抗戰期間,毛,周曾一度邀請他指揮共軍,但遭其以「身為戰區〔美軍〕指揮官,指令要求其支持國民政府」而婉拒;但當共區發生嚴重疫病,他曾運送十一噸醫藥用品救急.(Wedemeyer, 1958: 287)

  四,魏德邁再度來華實地考察

  一九四七年春季,魏德邁奉陸軍參謀長艾森豪之命,以交換將領身份前往英國訪問,在數個皇傢軍事學院發表一系列的演講.魏氏在離英之前接獲其老長官國務卿馬歇爾之電報,命其返美途中順道訪問若幹歐洲國傢 (Wedemeyer, 1958: 381).魏德邁返國後,於七月初向馬歇爾報告訪歐觀感.馬氏趁機表示:「司徒雷登年事已高,健康狀況不佳,工作表現乏力.」31 馬歇爾並詢問魏德邁是否願意重返中國擔任駐華大使.魏氏詢以去載馬氏要求其使華卻因共黨反對而撤銷任命事.馬歇爾毫無窘態或表示歉意,僅笑稱:「今日中共可能亦視我為不受歡迎之人 (Wedemeyer, 1958: 382).」

  魏德邁雖拒絕使華,但因軍人服從之天性且念及舊誼,表示願應馬氏之請,率團前往中國作短期實地考察.32 同時,他也希望能為反共的蔣介石再盡一分心力.正如他多年後所說的,他使華任務有雙重目的:「讓中國人知道他們必須證明美援不會被浪費;同時說服華府必須提供此一援助 (Wedemeyer, 1958: 388).」

  另一方面,馬歇爾之所以選擇魏德邁,則主要是基於實際的考量.

  正如他告訴副國務卿羅威特的:「概括地說,他〔魏德邁〕熟悉中國事務,尤其與重要官員熟識,而他甚受蔣委員長的敬重.」33 當然,在戰時即力主援助國民政府的魏德邁,也較易被親蔣的共和黨議員所接受.而值得註意的是當時在紐約,華府,波士頓,芝加哥,丹佛,紐奧良,普洛維頓斯等大城市的主要報紙皆表示反對在國民政府進行改革之前給予援助 (Stueck, 1984: 18).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