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軍閥吳佩孚怎麼死?揭秘吳佩孚的死亡原因

2016-08-13 12:44:35

  吳佩孚是一個大軍閥,軍閥這個詞給中國人一種非常惡劣的形象,實事求是的說,隻要是軍閥就肯定不是個東西。但是從歷史的眼光來看,吳佩孚又是一個好男兒,一個堂堂正正的中華漢子。

  首先,吳佩孚是一個具備人類基本良心和道德的人。張敬堯在湖南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湖南幾成人間地獄。吳佩孚本來就對段琪瑞、張敬堯不滿,又見張喪盡天良,決議不願作其看門狗,毅然以換防名義北上,張敬堯一失去吳佩孚這道防護墻,立馬崩潰,可以說,沒有吳佩孚的北走,歷史上著名的“驅張運動”就不可能成功。吳佩孚作為一個軍閥,換防北上有他的利益需要,但是吳如果想得到更大的個人野心的話,可以做出比北走更好的行動。吳佩孚的行為是一個具備人類基本道德和良心的人的反應。

  吳佩孚更是一個明辨是非的人。吳號稱不投靠洋人,事實上他也做到瞭,吳不投靠洋人,既是他作為一個愛國男兒的表現,更主要的是吳的明辨是非。

  這個世上有很多號稱忠君愛國者最後卻是引狼入室,禍國殃民。他們中間有假愛國者,也有自身愚蠢導致禍患無窮,吳佩孚的敏銳眼光使他保住自己的真正愛國男兒的形象。

  真正的愛國者:吳佩孚是第一個上時代雜志封面的中國人,被《時代》雜志稱為“Biggest man in China”

  他是一個真正的愛國者。作為一個軍閥,他應該隻代表自己的利益,為瞭自己的利益,軍閥可以幹任何事情。吳完全可以和蘇俄合作而做大,也有可能“統一”中國,仰靠蘇俄;吳也完全可以和日本人合作而東山再起,繼續做他的軍閥事業,也可以在抗戰前後投靠日本人做一個偽首腦。而吳佩孚這個軍閥卻是為瞭民族大義、國傢前途而屢屢損害自己的軍閥利益,最終一敗塗地,淒慘離世。

  吳不是不可為,也不是不能為,而是吳大帥不願為,吳佩孚為人清高,自詡關雲長再世,以嶽武穆為精神偶像,好讀”春秋”,這樣的人要他為瞭個人私欲去出賣國傢利益是決不可能的事情,吳佩孚的精神境界是歷史上絕大部分中國政治傢不可能達到的。如果相信轉世之說的話,吳佩孚是春秋時代的義士轉世再度托生。

  吳佩孚在外寇當前,國難當頭之時,在大是大非面前,大義凜然,不畏敵寇所挾,不為日偽利誘,決不賣國求榮,堅守人生底線,斷然拒當漢奸傀儡,表現瞭中國人的愛國情操和氣節,確實難能可貴,足令人佩服。吳佩孚的不幸其實是中國的不幸,吳佩孚曲高和寡,他的悲劇是必然的,中國人如果都能夠學到吳佩孚的一點皮毛,吳大帥就不會如此悲涼,中國的歷史就不會如此血淚斑斑。

總結:在歷史上眾多的人物的死亡真相都得到大傢的興趣,但是死已作古,很多真相就留在瞭當時,盡管活著的人極力的想找出一些線索,但是撥開歷史的迷霧,亦是艱難的。

推薦

  泰安道15號北洋直系軍閥孫傳芳舊居老照片(組圖)

  慈禧墓有多少寶物?揭秘慈禧墓被盜文物去向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