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好,中國史上第一個女將軍
屍方就是人方,也就是後來所說的東夷,在殷商時代沒有“東夷”這個詞匯,隻有“人方”或“屍方”,就是周代所說的東夷,周金文中寫作“東屍”,“屍”就是“夷”,亦即卜辭中的“屍方”。這個屍方不是一個方國,而是由許多本來臣屬於夏王朝的東夷方國組成的方國聯盟,方國部族眾多,土地廣闊,物產豐饒,勢力十分強大。征伐屍方是殷商時代向東南拓展疆土和勢力的重大戰爭,武丁時期已經開始征伐人方,主要是武丁自己親自去征伐,跟從的主要將領就是婦好和侯告。不過征服屍方最終是由帝辛(商王紂)完成的。
婦好是武丁諸婦中戰功最為卓著的一位,婦好墓出土瞭2件青銅鉞。其中一件大鉞長39.5厘米,刃寬37.5厘米,重達9千克。鉞上飾雙虎撲噬人頭紋,還有“婦好”二字銘文。有文章根據此說婦好手持兩柄大鉞沖鋒陷陣,並由此推斷“婦好臂力驚人”,那是不瞭解歷史造成的誤解,那種巨型兵器雙手持握尚可,一手一個就難以運用。其實這種作為權力象征的儀仗用器和軍隊使用的大旗一樣,都是必須有專門一個人(貴族)持握,站在戰車上,《詩·長發》說:“武王(湯)載旆,有虔秉鉞。如火烈烈,則莫我敢曷。”這是說商湯(武王)伐桀,湯自己在戰車上執著大旗,臣子有虔執著大鉞,以示受天命而征伐。《史記·周本紀》說“(周)武王左杖黃鉞,右秉白旄以麾”,黃鉞、白旄都是象征權力和威儀的用器,用來指揮三軍(以麾),而不是拿著這兩樣東西去沖鋒陷陣。黃鉞就是青銅鉞,因為青銅器剛剛鑄造出來的時候是黃色的,古代又叫做“黃金”,放置時間長瞭才生銹變成青黑色。所以該鉞並非實戰兵器,而是婦好統帥權威象征物的儀仗用器,可見婦好掌握著征伐之權,這在當時應該是件很瞭不起的事情。
四、生育
婦好作為女人,作為商王武丁的妻子,生育當然也是重要的一方面。武丁時期有貞問婦好是否懷孕的卜辭,商人把懷孕叫做“受生”。
卜辭,記載也非常詳細,是甲申日占卜,卜官殼貞問:“婦好分娩順利嗎?”武丁親自判斷說:“如果是在丁日分娩,順利;如果是在庚日分娩,大大的吉利;如果是到三旬另一天的甲寅日分娩,不順利,而且生的孩子是女的。”
根據這些卜辭來看,婦好生育的次數很多,說明她有許多子女,而且其中一位做瞭商王,所以才列入周祭譜與武丁配享。
五、政務
卜辭裡記載婦好參與的政務也不少,武丁經常派遣婦好外出辦事,所以卜辭中貞問婦好是不是要到大商來?武丁命令婦好到某處去,順利嗎?
婦好要派遣人去做事。婦好還和大臣配合為王辦事。婦好還會見多婦,“多婦”是武丁眾後妃的通稱,武丁的後妃見於卜辭的就有六十多位,來自不同的方國和部族,都身份高貴。婦好在徉地召見多婦,可見婦好的身份要比多婦高。
婦好還會見老人。統治者會見耆老(當時諸侯貴族中年高德昭的老人)是為瞭表示自己尊老敬老,愛護臣屬。這件事情武丁也派婦好去做,可見對婦好的信任,同時也看出婦好地位的高貴不凡。
婦好還要向大商進貢,卜辭說“婦好示十屯。賓。”(《合集》)“示”是進獻的意思,“屯”就是“純”,是占卜用的甲骨的計量單位,兩片牛肩胛骨(即左右肩胛骨)為一純,“十屯(純)”就是二十片牛肩胛骨。最後的“賓”是武丁時期的卜官,是他接收瞭婦好進獻來的卜骨,所以在卜骨上刻上自己的名字,表示是自己簽收的。還記載她向大商進貢卜龜,卜辭說“好入五十”,卜辭中凡是說多少屯(純)的是卜骨,僅說數字不說量詞的是卜甲,就是占卜用的龜甲,這在古代是很難得、很寶貴的東西,稱為“寶龜”,婦好一次貢50件,說明婦好很富有。
犯人或奴隸逃走瞭,也讓婦好去抓捕,卜辭說:“貞:呼婦好執”(《合集》),“執”甲骨文的寫法是象雙手持“幸”之形,“幸”是桎梏犯人的刑具,卜辭中的“執”就是抓捕犯人的意思。
總之,婦好參與的大商事務甚多,凡是男人們能幹的事情,婦好都有所參與,巾幗不讓須眉。
六:受祭與殯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