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好是商朝國王武丁的王妃,是位傑出的女政治傢與軍事傢。由於婦好有很好的文化修養,商王武丁經常令她主持當時非常重要的祭祀與誦讀祭文。她也被任命為卜官,成為武丁時期的一位女政治傢。婦好也是位軍事傢。她多次帶兵出征,立下赫赫戰功。婦好死後,武丁十分悲痛。婦好有獨葬的巨大墓穴,而且有拜祭的隆禮。這在商朝時期是非常少見的。
婦好是商王武丁60多位妻子中的一位,且為三個法定配偶之一。名好,“婦”為親屬稱謂。銅器銘文中又稱“後母辛”是因為她的廟號稱辛,即乙辛,周祭卜辭中所稱的妣辛。祖庚、祖甲的母輩“母辛”也就是她。她深受武丁寵幸,被封於外地,擔負守土、從征的重任,死於武丁晚年。
婦好,中國史上第一個女將軍
1976年在河南安陽小屯西北發現其完整墓葬。婦好墓是1928年以來殷墟宮殿宗廟區最重要的考古發現之一,也是殷墟科學發掘以來發現的、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成員墓葬,該墓南北長5.6米,東西寬4米,深7.5米。墓上建有被甲骨卜辭稱為“母辛宗”的享堂。
從甲骨文中知道,她曾主持過一些重要的祭祀活動,並多次率兵征伐土方、羌方、人方、巴方等國。在一次征伐羌方的戰爭中,她統領瞭一萬三千人的龐大隊伍,是迄今所見商代對外征伐中用兵最多的一次。著名將領沚、侯告等常在其麾下。在對巴方作戰中,婦好率領沚佈陣設伏,斷巴方軍退路,待武丁自東面擊潰巴方軍,將其驅入伏地,予以殲滅,是為中國戰爭史上記載最早的伏擊戰。
在“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左傳》)的商代,婦好還經常受命主持祭天、祭先祖、祭神泉等各類祭典,又任占卜之官,為武丁統治集團的重要成員。還曾率兵鎮壓奴隸反抗鬥爭。
一、出身
在殷商時代,母與子的地位是相互影響的:隻有出身高貴的母親才能做商王的正妻,也就是王後,隻有王後生的兒子才有繼承王位的資格;也隻有兒子被立為太子或者繼承的王位,這位王後死後才能被列入周祭,和丈夫配享。
婦好,中國史上第一個女將軍
武丁共有三個配享的配偶,即司母戊婦妌(妣戊)、司母辛婦好(妣辛)和妣癸,正好武丁也有三個兒子身份不同尋常,一個是在卜辭中被稱為“大子”(即太子)或“小王”的子弓,他應該就是做瞭太子但沒有即位的祖己,後世典籍裡稱之為“孝己”,一個是後來即位的祖庚曜,還有一個是祖甲載。這三個人很可能分別是婦妌、婦好和妣癸所生,所以三個人都入瞭周祭。同樣,商王祖丁新有四個兒子先後為王,即陽甲和、盤庚旬、小辛頌和小乙斂(即武丁的父親),而和祖丁配享的王後有妣己和妣癸兩位,大概四兄弟是這兩位王後所生,所以也被列入周祭。
這樣看來,婦好作為武丁的王後,她至少是一位太子的母親,地位顯赫,而且是列入周祭和武丁配享的法定配偶,絕對不可能是個身份低賤的人,她應該是子方的王公之女,而子方(婦好的方國)也是在大商諸方國中占有很重要地位的諸侯。
婦好,中國史上第一個女將軍
二、祭祀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祀”是放在第一位的,商代人也是最重視祭祀。卜辭記載婦好參加的祭祀活動甚多。武丁時期的卜辭,涉及到的祭名就有ㄓ(侑)、匚(報)、槱、禦、勺(礿)、燎、往、賓等,都是一些不同的祭祀方法,“服(俘)”是人牲,就是用戰俘做祭品。祭祀的對象有妣癸、妣庚、四妣、父乙等。在武丁之前,中丁和祖丁的配偶都有妣癸,示壬、祖辛、小乙的配偶都有妣庚;父乙就是武丁的父親小乙,《竹書紀年》說他名“斂”。這些都是很重要的祭祀活動,讓婦好主持,可見婦好的身份很高。
三、征伐
卜辭中記載的武丁的諸婦中從事征伐的隻有兩位,一位是婦好,另一位是婦妌(即司母戊)。婦妌征伐的方國隻有一個,就是龍方,而婦好征伐的方國據王宇信先生統計,共有五個:土方、下厃、印方(或作巴方)、夷方和龍方。如:武丁召集人馬命令婦好率領去伐土方,土方是殷商西北主要的敵國,據胡厚宣先生研究就是夏方,是夏王朝的後裔,最後這個方國在武丁時期被征服。
伐印方的卜辭記載瞭武丁親自出征,讓婦好和沚瞂配合征伐印方,自己從東面靠近敵人進攻,驅使敵人陷入婦好埋伏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