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3 12:47:33
將軍和漢王之間比不上文種之與勾踐,怎能肯定不會重演文種和范蠡的悲劇?將軍已經攻取瞭魏、燕、趙、齊四國之地,又斬龍且,破楚軍二十餘萬,功高蓋世,漢王已無法再加封賞。俗話說功高震主,漢王對將軍怎能放心?將軍現在歸楚,楚王不信;歸漢,漢王震恐,何去何從,請將軍三思。”蒯徹的這一番話,說的極有道理,功高震主,功高被殺,確實存在過,這正是韓信耽心的問題。韓信聽後,不禁坪然心動,說:“先生暫且說到這裡,待我考慮一下。”
幾天之後,蒯徹見韓信還在猶豫,又舉瞭許多例子,打瞭許多譬喻,說明機會稍縱即逝,時不我待,勸韓信早下決心,當機立斷。但韓信自以為有功於漢,漢王無論如何不會虧待自己,總不至於把齊地從自己手中奪走,隻要能當個齊王,就別無所求瞭,最後婉言拒絕瞭蒯徹的建議,發兵攻楚。蒯徹知道自己的計劃不被采納,將來不被韓信殺掉,就是被劉邦殺掉,不敢繼續留在韓信身邊,隻好裝瘋避世,隱居民間,靠算卦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