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問是李小龍的師傅嗎?葉問最後是怎麼死的

2016-08-13 12:47:59

  奇怪的是,半個月後,李小龍又回來瞭。原來幾天前他在外邊跟人比武,一開頭就被對方打得暈瞭頭,情急之下李小龍想起剛學到的詠春“日字連環沖拳”,他施展拳法打敗對手,由此才認識到瞭詠春拳的厲害。此後,他全身心投入,從不缺課,甚至達到癡迷的地步,在街頭走路的時候也是邊打拳邊走,常令路人側目。

  李小龍後來移民美國,沒能學完所有拳法。但他一直鉆研功夫,有疑惑就打越洋電話向葉問請教,並把這些心得全部融會貫通在他後來創立的“截拳道”中。世人都驚嘆於李小龍的武學修為,卻不知其中也有葉問的一份功勞。

  發達後的李小龍曾親訪葉問大師,希望能學得詠春拳的木人樁法,並提出以一間樓宇的代價,請葉問大師親自示范全部樁法,由李小龍拍攝成影片帶回美國自行學習,卻被葉問拒絕。葉問說,他的意願是隻要求學者有心學技,就全力傳授,絕不把功夫當成商品房出售,最重要的是對徒弟不能厚此薄彼。葉問的這種作風,更為其門下弟子所愛戴。葉問李小龍師徒合影

  李小龍的雙腳天生有小缺陷,走路的時候有一點上下“顛”。普通人不一定能看出這個缺陷,心明眼亮的葉問卻早已看出他這個特征,笑言李小龍“走路時腳跟不到地,正是短命相”。李小龍天生平足,不但走路時“腳跟不到地”,早期更不能以整個腳掌觸地的姿勢蹲下來,這是葉問及其他與李小龍要好的師兄都知道的。所謂“走路腳跟不到地便短命”的傳言,其實並非葉問首創,他以此作為笑談而已,沒想到卻“一語成讖”。1973年,李小龍在香港離奇去世,死時隻有33歲。

  揚名世界,終成一代宗師

  葉問宗師晚年,除瞭練武之外,最喜歡和三五弟子或好友在茶樓飲茶。偶爾會打幾圈麻將。仲夏之時,他最喜歡看鬥蟋蟀。有時還和他的同鄉、蛇形刁手梁傢芳一起去看鬥狗。

  1972年12月,葉問在香港病逝,享年79歲。詠春門人一致推崇他為詠春派一代宗師。

  葉問生前最大的心願便是成立一個聯會,發揚詠春拳。他去世後,他的眾多弟子,還有他的兒子葉準、葉正致力於向海外推廣詠春拳術,將拳館開到瞭世界各地。如今,詠春拳雖然未被列入國傢標準套路,卻以全球200多萬練習者,穩居中國武術第二大拳種(第一是太極拳)。

  回首一代宗師葉問的一生,他身懷絕技,卻性格迥異,從不恃武好勝。他的淡泊名利成就瞭他,使他遠離江湖恩怨,得以以79歲的高齡壽終r也使得他能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鉆研武功以及傳授武術中去,進一步把詠春拳發揚光大r葉問的低調處事,更使他贏得瞭武林同仁的敬仰和尊重。

  葉氏門下明星眾多,除瞭李小龍外,王傢衛、周星馳、梁朝偉、狄龍、莫文蔚等人都曾師從葉問的兒子或徒弟,也可以算是葉氏傳人。也正因如此,眾多電影人從來沒有忘記這位恩師。早在10年前,王傢衛就和劉鎮偉、雲奎等籌劃,欲將葉問的故事搬上銀幕,並打算邀甄子丹出演葉問、周星馳扮演李小龍。但由於電影公司解散,拍攝計劃不得不擱淺。今年,多部葉問電影出爐,也算瞭卻瞭他們多年來的夙願。

  當時葉傢的祠堂租給詠春拳傳人、外號“找錢華”的陳華順作武館。6歲那年,葉問看到陳華順教授詠春拳,就非要學拳。葉問的母親考慮到葉問年紀小,身體也不強壯,學點功夫總會對身體有好處,於是就同意葉問拜師學藝。

  葉問年紀雖小,卻哄得他那七十多歲高齡的師傅對他疼愛有加。當年陳華順的兒子偷瞭他的藥書和武術書,當瞭六十兩銀子。陳華順把書贖出來時,幹脆送給瞭葉問。陳華順一生教瞭36年拳技,先後收瞭16名弟子。想不到就是這名年紀輕輕的關門弟子,竟成瞭他日後的承繼者!

  葉問投師習藝不過三年多,陳華順便與世長辭,彌留之際還念念不忘這位年幼的弟子,再三叮囑二弟子吳促素照顧他。

  香港奇遇,再得師叔真傳

  1908年,葉問得其姻親龐偉庭資助,到香港求學,就讀於赤柱聖士提反書院。

  當時正值清末,中國人被稱為“東亞病夫”。在學校裡,英美學生經常欺負中國學生。葉問個子矮小,相貌清秀,更成瞭他們欺負的對象。誰知葉問奮起反擊,將外國學生打得抱頭鼠竄。後來,又有外校一些學過拳擊格鬥的外國學生過來挑戰,都被葉問打得一敗塗地。漸漸地,葉問的功夫便名聲在外瞭。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