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3 14:28:35
孫中山,名文,字載之,號日新,又號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樵,常以中山為名。他是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偉大的開拓者,為瞭改造中國舊時的封建國風耗盡畢生心血,在歷史上留下瞭不可磨滅的功勛,也給後世的政治繼承者打下瞭堅牢穩固的基礎。
孫中山是怎麼死的?歷史記載又是怎樣說的?
孫中山作為中國近代史上的一位偉人,卻因肝癌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59歲。關於孫中山的死,各界人士眾說紛紜。如果孫中山沒那麼早過世,那麼現在國共兩黨的關系又是否能夠得到緩和?那收復臺灣是否也能很快實現?孫中山到底是怎麼死的?根據一些歷史檔案資料的記載,在1924年11月孫中山應段祺瑞政府的邀請參加北上會商時局,到達天津後病倒。當時孫中山以為隻是簡單的感冒病癥,並未放在心上,隻是暫停瞭公開活動,臥床休養。而當時段式政府來電催促,希望孫中山能盡快赴京。雖然病情不斷加重,但為瞭大局著想,孫中山還是強忍病痛在月底動身前往北京。隨即請到協和醫院醫生狄博爾和克禮二人與施密特一同診治,結果診斷出孫中山得瞭“最烈肝病”。“最烈肝病”是什麼病?為瞭進一步診斷,醫生打算通過外科手術來探查病情,但孫中山很固執,不願意開刀,隻答應做保守的內科治療。
到瞭1925年1月末,孫中山病情惡化,決定開刀。但考慮到孫中山年紀大瞭手術方案就暫時延緩瞭,但是後來的情況更糟糕瞭,最後孫中山還是決定同意手術。
1月26日,為瞭孫中山的手術,請來的都是當時國內最好的專傢醫生。手術中發現孫中山肝部已經完全硬化,已是肝癌晚期,沒有手術機會瞭。2月18日,經人建議請來瞭名中醫陸仲安,在診病後給孫中山開瞭一劑中藥。在眾人勸說下,孫中山終於開始服用中藥。服藥後孫中山病情得到瞭延緩,精神逐漸開始好轉,雖未能治愈肝癌,但是延長瞭孫中山生命最後的時光。
孫中山為何寧死也不信中醫?
孫中山畢生都在為瞭中國民主革命而奮鬥,他不僅是一位偉大的革命先驅,也是一位醫術高明的醫生。孫中山本人其實是一名西醫出生,1894年畢業於香港西醫書院,在澳門、廣州行醫,尤以外科和治肺部疾病為長,在澳門開設中西藥局時,對貧病無資者則免費診病,故名聲很大,享譽很高。但是他本人對祖國醫學抱有成見,認為中醫是一種沒有得到科學理論根據的迷信行為。西醫有科學實驗資料作為支持,而中醫隻是一種臨床診斷行為,沒有任何的科學理論依據作為基礎,難免令人心生懷疑。這也符合瞭當時社會廢舊立新的觀念。
以上是對孫中山為何到瞭生死關頭還不願相信中醫的相關內容簡述,本內容源自中國(www.lishi.com)原創文章,如有轉載,請說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