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為什麼要退還庚子賠款?揭秘其背後的歷史真相

2016-08-13 15:42:09

  “1900年7月3日通告,美國的政策與目的說明。發往駐華列國使團。通告電報送交美國駐柏林、巴黎、倫敦、羅馬和聖彼得堡大使館以及美國駐維也納、佈魯塞爾、馬德裡、東京、海牙和裡斯本使館。

  華盛頓,國務院,1900年7月3日。

  在這一中國事務的危機態勢中,在現有情況的準許下,我們認為說明美國的態度是適當的。我們堅持1857年制定的對華和平政策。這項政策堅持和中國民族友好相處,並在制外法權條約所規定的權利和國傢法律之下,促進合法商業貿易,以所有手段保護我們的公民的生命財產。如果對我們的公民發生有違於此的事,有關罪責,我們將唯肇事者是問。我們認為北京的情況是一種事實上的無政府狀態,由此引起的結果是,權利與責任事實上移交至地方各省份當局。
隻要他們沒有明顯地與叛匪相勾結並運用他們的權利保護外國人的生命財產,我們就視他們為中國人民的代表,並與他們保持和平友好關系。迄至今日,美國總統的目的是,與其他國傢協同行動:首先,與北京對話並營救美國官員、傳教士和危難中的其他美國人;其次,努力盡一切可能保護中國各地的美國人的生命財產;第三,保衛所有美國正當的利益;第四,幫助防止動亂擴展到這個帝國的其他省份,出現同樣的災難。當然,現在預計以什麼手段達到這樣的目的為時尚早;但是美國政府的政策是尋求一種解決方案,這個解決方案的目的是能夠給中國帶來永久的安全與和平;維護中國領土與行政完整;保護一切友好國傢在條約和國際法保證下的一切權利;維護世界各國與中華帝國各地(之間)的平等、公正貿易的原則。”

  在中國國難當頭之時,中國駐美公使伍廷芳不辱外交使命,及時捕捉到海·約翰外交照會傳達的願意保持友好關系的願望和維護中國領土與行政完整的立場。伍廷芳非常及時地將美方的這一善意立場轉達中國政府,於是便有瞭7月19日光緒皇帝寫給美國總統麥金利(WILLIAN MCKINLEY)的求援信。當時在北京對外電訊全部中斷的情況下,唯有一條秘密信息傳遞渠道,即經山東巡撫袁世凱再轉給上海道臺的浙江巡撫餘聯沅的通道。於是光緒皇帝的求援信經這一通道以十萬火急形式轉往駐美公使伍廷芳,伍廷芳在光緒皇帝求援信發出的第二日即將信函呈送美國總統麥金利。

  光緒皇帝求援信的全文如下:

  “中國長久以來與美國保持友好關系並且深深意識到,美國的目的是從事國際貿易。中美雙方對對方均無懷疑和不信任。最近爆發的中國人與基督教傳教士之間相互的憎恨,引起瞭列強對朝廷立場的懷疑,認為清政府贊成人民歧視傳教,

  此懷疑並無根據。但是這種懷疑引起瞭大沽炮臺被攻占,並由此引發瞭具有災難性後果的軍事沖突。情勢日益嚴峻危機。我們剛剛收到我們使節伍廷芳的電報,我們十分欣慰地得知,美國政府一直期待兩國的友好往來,對目前狀況十分關註。

  目前的中國被不可抗拒的進程所驅動,不幸招致國際上幾乎普遍一致的憤慨。為瞭解決目前的困境,中國對美國寄予特別的信賴。我們誠懇率直地致信於您,希望閣下想方設法,采取行動,協調各國一致為恢復秩序與和平做出努力。懇請您,並萬分焦慮地期待您的回復。光緒二十六年六月二十三日(1900年7月19日)。”

  美國總統麥金利收到光緒皇帝的求援信後,於第三天鄭重地做出回復,以下是麥金利總統回函全文:

  “我收到瞭您7月19日的信,我欣慰地獲悉您瞭解,除瞭希望正義與公平之外,美國政府和人民對中國別無他求。我們派軍隊到中國的目的是為瞭解救我們處於危難中的公使館,保護在華美國人的生命財產安全。依據國際法和協約,這些是美國人應當享有的權利。所有其他派軍隊抵達貴國的國傢也公開表達瞭他們派兵出於同樣目的。

  從您的來信中我推斷,那些攪亂中國和平、謀殺德國公使和日本使館人員,而且目前圍攻幸存的北京外交人員的罪犯,不僅沒有從聖上您這裡得到贊同和鼓勵,而且他們實際上是在反抗陛下帝國的權威。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十分鄭重地敦促您的政府,向公眾確證:是否外國領事們還活著,如果活著,他們目前狀態如何。

  二,立即讓各國的外交代表與其國傢自由聯絡,解除威脅他們生命與自由的所有危險。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