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3 16:04:30
四平攻堅戰
夏季攻勢第二階段,我軍集中力量進行四平攻堅戰。
四平守敵為國民黨71軍的87、88師,第13軍54師,第53軍的榴炮營以及71軍直屬特種分隊,還有遼寧保安1團、遼北保安司令部2團、東北保安52團、第12保安區17團、步兵獨立4團、裝甲車第60團等,總兵力為3.5萬人,由第71軍軍長陳明仁統一指揮。
陳明仁,湖南醴陵人,曾是黃埔一期生。他以作戰勇敢和敢打硬仗而受蔣介石的賞識。陳明仁也自以為是蔣介石的嫡系,對蔣忠心耿耿。但由於他性格剛烈,不好駕馭,蔣介石對他並不太重用。
然而,陳明仁在71軍還是很有威望的,由於該軍的團以上軍官大都是他一手提拔起來的,加上他資格比較老,又敢作敢為,他的下屬還是很願意為他效力的。
自從1946年5月國民黨占領四平後,為鞏固這一戰略要地,陳明仁在市內各交通路口用鋼筋水泥構築瞭大量堅固防禦工事,在市郊構築瞭數10個鋼筋水泥結構的魚鱗式縱深地堡群,有縱橫交錯的交通壕連通,還有無數個獨立的大小支撐點、暗堡火力點穿插其間。四平城墻外設有一丈深的水溝、鐵絲網、鹿砦區、陷坑區等多層障礙。
陳明仁將四平城區劃為5個守備區。
第1守備區由87師守備,指揮員為該師師長熊新民;
第2守備區由13軍54師守備,指揮員為該師副師長宋邦緯;
第3守備區由保安17團守備,指揮員為該團團長劉其昌;
第4守備區由88師、保安1團等守備,指揮員為88師師長彭鍔;
中心守備區由71軍軍部、軍特務團等部守備,指揮員為特務團團長陳明信。
陳明仁的城防指揮部設在中心守備區,控制3個團的兵力作為預備隊。
國民黨軍的指揮官對固守四平信心十足,認為“共軍低劣,一無飛機,二無大炮,對銅墻鐵壁的四平,必將是一籌莫展”。
戰前,我軍對四平防禦力量估計不足,據所得情報判斷四平守敵兵力約2萬人。根據這一判斷,東總決定調集第1縱隊,遼吉縱隊(即西滿鄧華縱隊),第6縱隊1個師,及炮兵司令部第1團(欠1個營)、第2團(欠1個營)、第4團4個連,在第1縱隊司令員李天佑統一指揮下攻擊四平。
但林彪在戰術上還是很註意的。6月10日,林彪、羅榮桓致電攻擊部隊首長:
四平戰鬥是一大攻堅戰,應註意事項如下:
一、這種戰鬥須充分準備後才可開始,以期必勝,不可倉促從事。
二、主攻點須便於發揮炸藥與炮兵的作用。
三、接受德惠戰鬥教訓,切忌平分兵力,集中優勢兵力、火力於重點,準備在縱深內進行激烈戰鬥。
四、防止敵人的反沖鋒,一面進展,一面建立鞏固的立腳點。
五、發揚死打硬拼精神,動作越遲緩猶豫,傷亡就越大。
六、力求迅速解決戰鬥,同時也要有幾天才能解決戰鬥的準備,並決心付出較大的傷亡。
6月11日,各部開始四平外圍戰。12日晚,遼吉縱隊一部攻克瞭四平飛機場,全殲第71軍運輸營和保安團1個營。13日晚,第1縱隊掃清瞭四平外圍據點,並俘敵500餘人。
14日20時,我對四平城區發起攻擊。但在向市區攻擊時,受到守敵的頑強反擊。
關於開始3天的作戰情況,1縱隊司令員李天佑於17日向林彪、羅榮桓作瞭報告:
“我們於13日開始肅清主攻方向之敵外圍據點,14日黃昏在強大優勢步兵下實行突破。經3晝夜巷戰與打垮敵人反沖鋒,我1、2師各付出1,500人以上之傷亡,但進占地區仍是狹小,俘虜不足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