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3 16:06:13
八國聯軍見中國軍民抵抗熱情並沒有因為巨大的損失而降低,隨後又兩次使用瞭特殊炮彈。7月13日至14日凌晨,八國聯軍對天津城發起總攻。薩維奇。蘭德爾文在《中國與聯軍》載:“攻打天津城的戰鬥發生在13日清晨。聯軍利用所占有的一切可以利用的大炮在日出時就開始射擊……兩門4英寸口徑海軍快炮中有一門架在通到西機器局的路上,另一門則在土圍子附近……”守城清軍憑借城墻高厚的優勢阻擊,義和團在城下民房中協助,洋人攻城不下,於晚上8點開始撤回攻城士兵,並施放特殊炮彈。
最後一次是在8月5日清晨,聯軍開始向唐傢灣的清軍前沿陣地發起總攻。一開始‘怕傷著聯軍士兵並沒有發射,等到在穆傢莊、南倉受到清軍阻擊,退到白廟,渡過河後,英軍隨即施放列低炮,這種炮彈再次幫瞭他們大忙。
歷史留下的4個疑點如今都已經無法拿出最直接最確切的證據,因此,一切的結論都隻是建立在種種假設基礎上的推論,是否還有其他原因會導致士兵死去時的姿勢與因毒氣彈而死的姿勢相似?歷史上有關第一次使用“列低炮”的地點是南非而不是中國的記載真的錯瞭嗎?綠色的煙霧是不是一定就是氯氣呢?最後一點,當年用來發射特殊炮彈的大炮已經再也找不到瞭,還是從來就不存在呢?這一切都是未解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