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3 16:07:18
第一部電臺
中央特科的“風語者”中,既有“工匠”,又有“木匠”。“工匠”是學土木工程出身的李強。“木匠”是周恩來給塗作潮起的外號。加上蔡叔厚、張沈川,上海時期的中共中央不僅有瞭第一座電臺、第一個無線電培訓班,而且還有瞭第一部密碼。
新中國成立後,李強在傢中辦公。(資料圖)
羅青長說:“我黨的第一個密碼是豪密,第一個譯電員是鄧穎超。也可以說周恩來是密碼專傢。”
風語輕盈。風行天下。我黨無線電通信事業的創始人,為中國工農紅軍的反“圍剿”勝利作出瞭重大貢獻。
他隻能由兩個同志攙著扶著發報、收報,確保電臺暢通
我們黨的第一座電臺建立於1929年的秋冬之交,當時李強24歲。
青春作證。上一年,26歲的“木匠”塗作潮剛在莫斯科結識周恩來,並被他親自派去學習無線電通訊技術。下一年,“工匠”李強和蔡叔厚、張沈川他們就成功搞出第一部收發報機,在上海西區正式建臺。
一年,僅僅一年,我們就白手起傢,從無到有。
要知道,這時離美國人設計的無線電臺在斯坦福大學草坪上跟所有大陸電臺進行通訊並大獲成功,也才兩三年。要知道,這時的國民政府也隻是簡單使用幾近原始的“摩爾斯碼”。要知道,當年上海哪怕買點銅片線圈,也有被人舉報的危險。要知道,躲在蔡叔厚的紹敦電機公司裡搞電臺,一旦被查,殃及全傢。
更加令人可喜的是,特科電臺所用密碼的創編者是周恩來。這一密碼保密性極高,素有“豪密”之稱。
然而特科電臺也有致命弱點,就是發射功率太低。
李延明是李強的兒子。李延明說他父親“最先研發成功的那一臺收發報機,多少有點笨重,靈敏度也不太高,功率隻有50瓦,大傢就又試著搞瞭一臺100瓦的民用收發報機。但是一按電鍵,它所產生的感應電流,足以把隔壁鄰居傢的電燈點亮,隔壁鄰居就叫瞭起來:‘今晚怪瞭,電燈怎麼關瞭還是老在閃呀?’他們一聽不好,隻好放棄,停止試驗”。
塗勝華是塗作潮的兒子。塗勝華也說:“那時我父親已經回到上海,跟李強一起搞100瓦的民用收發報機。要是鄰居們稍許有一點無線電常識,或者跟無線電通信沾一點邊,馬上就會猜到隔壁有電臺,那就糟瞭,後果不堪設想。”
另一個危險是天線,張沈川他們以竹竿替代。他們把電線藏入晾衣服的竹竿,又將發射接收的天線架在三樓陽臺,或者不易為人察覺的屋脊上。有天晚上,“梁上君子”光顧,把衣服都偷走瞭。為免暴露,他們也沒聲張。
由於環境險惡,經常熬夜,張沈川日益體衰,終至傷寒。他隻能由兩個同志攙著扶著發報、收報,確保電臺暢通。
張沈川病弱的身子最終竟還遭到敵人的摧殘。
1930年末,租界巡捕突襲掛著“福利電器公司”招牌的無線電培訓班,所有的在場人員全被戴上手銬,押上警車,唯獨塗作潮僥幸脫險。其實張沈川反應很快,被捕前已經拉開窗簾,發出警報,但塗作潮還是手拎漆桶,莽撞闖入。眼看法國巡捕沖他大吼,他才急中生智,伸手索討工錢,討“福利電器公司”老板拖欠他的工資,還要法國巡捕幫他“維權”。氣得法國巡捕飛起一腳,把這個一身油膩的“油漆工”當場踢出巨籟達路(今巨鹿路)四成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