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3 16:17:21
平津戰役作為三大解放戰爭之一,其死亡人數就更其戰役名稱一樣響亮。據悉,在此次戰役中,國共雙方的死亡人數高達數萬人數,這個數據還是很驚人的吧,要知道一個人從出生到成長再到能上到戰場上是需要十幾二十年的時間,可是死亡卻隻要一夕之間啊,所以,人總說戰爭是用死亡多寡堆積出來的,這還真不是說笑的呢。那麼,到底國軍傷亡人數如何呢?一起來看看吧。
國軍死亡人數:兩萬餘人
共軍死亡人數:三點九萬
據悉,此戰人民解放軍以傷亡3.9萬人的代價,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1個總司令部、1個警備司令部、3個兵團部、13個軍部、50個師(包括在戰役中重建和新建的部隊)及非正規軍4個師,共52.1萬人(其中俘敵232510人、斃傷29790人、投誠8700人、改編25萬人),基本上解放瞭華北地區。
平津戰役戰史記錄:
1949年11月29日,中國解放軍將領楊成武兵團3個縱隊包圍瞭張傢口,從而拉開瞭平津戰役帷幕。
緊接著,各部隊根據中央軍委和毛澤東關於'隔而不圍,圍而不打'的方針,華北楊得志兵包圍瞭新保安;東北野戰軍3個縱隊包圍瞭北平,2個縱隊隔斷瞭平津聯系。
隨後,又以7個縱隊包圍瞭天津,隔斷瞭津、塘聯系。從12月21日開始平津戰役進入瞭各個殲敵階段。為瞭統一指揮東北、華北兩大野戰軍作戰,中共中央於1949年1月10日決定以林彪、羅榮桓、聶榮臻三人組成總前委。
12月22日,華北第2兵團在楊得志指揮下,攻克新保安,全殲傅部嫡系第35軍。軍長郭景雲自殺斃命。35軍的覆滅,使張傢口守軍聞風喪膽。23日至24日,楊成武兵團和東野第4縱隊,一舉攻克張傢口,殲敵5.4萬餘人。1949年1月初,東野集中5個縱隊和特種兵,共34萬人,在劉亞樓指揮下,準備攻克天津。
天津守軍為該城警備司令陳長捷所部兩個軍10個師共13萬餘人。攻城部隊在充分的準備後,采取東西對進,攔腰斬斷,先南後北,先分割後圍殲的戰法,將主攻方向選擇在天津城中部的東西兩側。為瞭迷惑敵人,劉亞樓和陳長捷鬥智鬥勇。他在接見陳長捷派出的談判代表團時,有意將談判地點選在城西北的北倉,佯示指揮所設在城北。
入夜,又在北郊組織重炮試射,進行威力偵察。還派出部隊在談判代表經過之處構築工事。這些措施,給陳長捷造成瞭錯覺,使他確信解放軍主攻方向就在城北,並將防守主力置於津北地區。敵人的錯誤判斷給攻城突破創造瞭條件。
1月13日,陳長捷拒絕和平解決天津問題,攻城部隊於14日至15日一舉攻克天津,全殲守軍並活捉陳長捷。17日,解放塘沽。
據記載,平津戰役一共歷時瞭64天,最終以中國解放軍的勝利而結束。
以上是小編就評價戰役中國共雙方死亡人數之事所作出的相關解說,雖說此次戰爭中共軍死亡人數比國軍更多些,但是,其結果還很好的。如您還想要瞭解更多與平津戰役相關事件,敬請關註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