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3 16:18:06
遼沈戰役是國共兩黨爆發的一場戰爭,而黑山狙擊戰卻是這次戰役最慘的一戰。而解放軍四千血肉也堵住瞭黑山,而這一戰也幾乎斷送瞭國民黨十萬精英部隊。那麼到底怎麼回事?下面就跟隨中國小編一起去一探究竟吧。
東北野戰軍進攻
1948年10月18日,東北野戰軍獲悉國民黨“西進兵團”一部 已占新立屯並繼續南進,判斷沈陽之敵有可能經錦州實行總退卻,遂采取誘敵深入方針,在遼西新立屯、黑山、溝幫子(錦州東北)地區打大殲滅戰,各個殲滅總退卻的國民黨軍。20日,林彪、羅榮桓作出瞭舉行遼西會戰,以攔住先頭、拖住後尾、夾擊中間、分割包圍的戰法殲滅“西進兵團”的部署:當日,林彪、羅榮桓還下達瞭全殲東北國民黨軍的政治動員令,號召全體指戰員乘敵在總撤退中的恐慌混亂,克服連續作戰中的種種困難,與敵決戰,全殲該敵。
10月21日,國民黨軍在空軍掩護下開始全線徹退到達黑山、大虎山地區,企圖奪取南逃通道。第10縱隊等部進行黑山阻擊戰,頑強抗擊,打退國民黨軍整營、整團的多次猛烈沖擊。阻止瞭“西進兵團”前進。此時,廖耀湘像個無頭蒼蠅,被迫改變向錦州前進的決心,準備經臺安渡過遼河向營口撤退。東北野戰軍乘機插入敵各軍之間,立即以第7、第8縱隊迂回其右側後,與第5、第6縱隊對其實施鉗形突擊;以第1、第2、第3、第10縱隊從正面突擊,采取邊合圍、邊分割的手段,求殲“西進兵團”;以獨立第2師由營口以北向臺安地區急進,斷其退路。25日,當“西進兵團”先頭部隊第49軍一部到達臺安西北時,遭快速北上的獨立第2師截擊。同時第7、第8縱隊也先後插入大虎山、臺安之間,堵住瞭“西進兵團”南逃的通路。廖耀湘見向營口撤退無望,又急令各軍向沈陽撤退,但為時已晚。第6、第5縱隊從彰武、阜新地區南下,於25、26日分別插到新民、沈陽以西,切斷瞭“西進兵團”向新民、沈陽的退路;其餘各縱隊由黑山、大虎山地區多路向東急進,終將“西進兵團”主力9個師合圍於黑山以東沿公路兩側地區,將另3個師合圍於大虎山以東地區。廖耀湘嚴令部隊突圍未果。
三縱隊全線圍殲
26日,東北野戰軍乘亂混亂在黑山、大虎山以東,饒陽河以西約120平方公裡地域內,對“西進兵團”展開向心突擊,進行大規模圍殲戰。當晚,第3縱隊第7師殲滅“西進兵團”指揮部,各縱隊乘機向敵縱深猛烈穿插,分割圍殲。激戰至28日晨,全殲其兵團部及5個軍部、12個師(旅)共10萬餘人,其中包括號稱國民黨軍“五大主力”中的新編第1軍主力和新編第6軍全部,俘新編第6軍及第49、第71軍軍長。廖耀湘化裝潛逃到北鎮,終被抓獲。全殲國民黨軍“西進兵團”,標志遼沈戰役取得瞭決定性勝利。
以上是關於黑山狙擊戰的相關信息,如你想瞭解更多信息,敬請關註中國歷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