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5 21:16:28
本來是配合華東野戰軍的牽制作戰,由於國民黨軍出人預料地將鄭州放棄,毛澤東原來設想的淮海戰役(小淮海)結束後再西進作戰的任務,已經提前完成。這就使得戰場態勢呈現出新的格局,即中原野戰軍與華東野戰軍已處於從東西兩面夾擊徐州的作戰態勢上。
中原野戰軍占領鄭州的當天,毛澤東致電陳毅、鄧小平、粟裕等人,建議中原野戰軍“迅即全軍東進”:
劉峙認為我華野有出蘇北企圖,停止邱(邱清泉)、孫(孫元良)向魯西南行動,以李(李彌)兵團之第九軍加入東面防堵,以邱兵團由商丘向碭山收縮。白崇禧則為對付我二、六、十縱,以黃(黃維)張(張淦)兩兵團向桐柏方面進攻,陳鄧攻鄭作戰完全不受南面威脅。因此,為瞭保障我華野全軍在淮海戰役中完全勝利,請你們準備著,在攻克鄭州休息數日後,迅即全軍東進,相機攻占開封。或者不打開封,直出徐蚌線。不但鉗制孫元良、劉汝明,並且鉗制邱李兩兵團各一部……
同一天,毛澤東再次致電陳毅、鄧小平、粟裕等人:
目前極好的形勢是白(白崇禧)部黃(黃維)張(張淦)兩兵團被我二、六、十縱吸引到桐柏山區,在相當長時間內不可能回頭進到黃泛區,威脅東北面我軍之行動,有利於我陳鄧在攻鄭勝利後,以一部或大部或全部向東行動,協同三(第三縱隊)廣(兩廣縱隊)兩縱,不但牽制孫(孫元良)、劉(劉汝明)全部,而且可能牽制邱、李一部。具體行動在攻鄭後決定,我們預計是以一部留鄭州、淮陽之線,以主力於邱李兩兵團大量東援之際,舉行徐蚌作戰,相機攻取宿縣、蚌縣(蚌埠),堅決徹底幹凈全部地破毀津浦路,使敵交通斷絕,陷劉峙全軍於孤立地位……這是毛澤東根據戰場態勢變化作出的一個重要的設想,即中原野戰軍和華東野戰軍共同進入徐州戰場。其中,建議中原野戰軍對宿縣、蚌埠發起攻擊,已經明顯帶有合圍劉峙集團進而展開決戰的意圖。
宿縣,徐州以南津浦鐵路線上的重鎮。
蚌埠,宿縣以南津浦鐵路線上的重鎮。
一旦占領宿縣與蚌埠,就等於截斷瞭徐州戰場上國民黨軍南撤的退路。
出乎陳毅、鄧小平的預料,鄭州丟失後,國民黨軍隨即放棄瞭開封,全部兵力東撤蚌埠以拱衛徐州,致使中原野戰軍未費一槍一彈重新占領開封。
開封被占的那天,即十月二十四日,陳毅、鄧小平向中央軍委提出瞭中原野戰軍東進作戰的三個方案:一、向東殲擊集結在蒙城附近的孫元良兵團;二、向東直接出擊徐蚌線,攻占宿縣、蚌埠;三,東進至河南商丘地區,待黃維兵團東進時尋機殲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