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立人兵變案件經過 孫立人兵變案真相

2016-08-15 21:21:26

  1953年3月21日,美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史蒂文森“訪問”臺北,約孫立人會面。孫立人對史蒂文森說,馬歇爾1946年對國民黨貪污腐化、沒有效率、眾叛親離的批評“絕對正確”,他表示:“國軍”仍然是不錯的,亦有望“反攻”大陸,但其領導層不行,臺灣政府是一個充斥個人權力的老邁政權。孫立人的一番慷慨陳詞並沒有獲得史蒂文森的任何承諾,相反,卻為蔣經國的特務提供瞭“謀叛”的又一證據。

  1954年6月24日,孫立人被調為“總統府”參軍長,實際上脫離瞭軍隊。同年12月,美臺簽訂瞭“中美共同防禦條約”,臺灣成為美國封鎖中、蘇的“環太平洋島嶼鏈”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蔣介石不再擔心會因為清除個別親美異己人士而與美國決裂。於是,“久蓄異志”的孫立人已成為他可以隨時處置的俎上肉。

  1955年5月25日,臺灣陸軍少校郭廷亮被捕,經審訊,他承認,時任“總統府參軍長”的孫立人指使他在軍中聯絡瞭大批軍官,並派人偵察臺北陽明山西子灣、“總統”官邸等敏感地區的地形,企圖以武力實行“兵諫”。

  5月28日上午,蔣介石召見孫立人,說:“你以後少跟政客們來往。”孫說:“是的,我一生最討厭玩政治和與政客打交道。”蔣說:“這次我要把你給孤立起來。”雙方話不投機,不歡而散。

  6月6日,蔣介石在孫立人等人陪同下,前往屏東機場閱兵。閱兵後,立即產生流言,說有人企圖在現場發難,扣留蔣介石,實行“兵諫”,以排除腐敗,鞏固臺灣。

  8月20日,蔣介石下令成立以陳誠為首的“九人小組”調查孫立人。同時,為瞭向輿論、特別是美國輿論顯示公正,又下令成立監察院“五人小組”進行調查。1955年10月31日,臺灣“陸海軍軍事法庭”對孫立人作出判決。從此,孫立人被軟禁33年之久。這就是國民黨退臺初期轟動一時的“孫立人案”。

  1988年3月20日,臺灣“國防部長”鄭為元來到孫立人傢中,告訴他:此後,他享有充分的自由瞭。3月22日,郭廷亮發表聲明,說他當年是在“保密局”局長毛人鳳的指使下誣陷孫立人的。

  1990年11月19日,90高齡的孫立人,在“總算在死前親得以平反”的慰嘆中與世長辭瞭。
以上是關於孫立人的經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