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5 21:21:32
淝水之戰是東晉時期北方前秦與南方東晉的戰爭,淝水之戰後,中國南北分立的局面繼續維持,直到公元589年,隋朝在隋文帝楊堅的帶領下,中國才又開始可統一,可以說,淝水之戰是確定瞭南北朝時期長期分裂的格局,那麼,你知道淝水之戰是什麼時候發生的嗎?淝水之戰的歷史背景又是什麼?帶上問題一起來看看吧。
淝水之戰是什麼時候發生的?
淝水之戰是是偏安江左的東晉王朝同北方氏族貴族建立的前秦政權之間進行的一次戰略性大決戰。是公元383年11月份發生的戰爭,中國歷史上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之一。
此戰之後,原本屬於前秦統治的北方各民族紛紛脫離瞭前秦的統治,給瞭東晉可以喘息之機,且,北方分裂為後秦和後燕為主的幾個政權。而東晉則趁此北伐,把邊界線推進到瞭黃河,並且此後數十年間東晉再無外族侵略。
那麼,淝水之戰的歷史背景是什麼?
若要說到淝水之戰的歷史背景,我們都知道淝水之戰是東晉時期的戰爭,東晉之前是西晉的歷史。
西晉末年的腐敗政治,引發瞭社會大動亂,中國歷史進入瞭分裂割據的南北朝時期。
西晉王朝滅亡後,中國呈現南北方對峙的政治局面。在南方,司馬睿重建晉朝,史稱東晉;
在北方,各少數民族上層人物紛紛起兵,建立政權,史稱十六國。各國為爭權奪利而互相混戰,直至前秦永興元年(357)前秦苻堅統一北方。
可是這些被前秦統治的異族,並沒有王權臣服,可以說是“常思風塵之變以逞其志”,隻要有機會,他們隨時都可能起來反抗。所以極力慫恿苻堅出兵東晉。
公元373年攻占瞭東晉的梁(今陜西漢中)、益(今四川成都)二州,將勢力擴展到長江和漢水上遊。前秦皇帝符堅因此躊躇滿志,欲圖以"疾風之掃秋葉"之勢,一舉蕩平偏安江南的東晉,統一南北。
淝水之戰就此爆發。
以上是中國的小編對淝水之戰是什麼時候發生以及淝水之戰的歷史背景是什麼等問題作出的相關解說,如您還想要瞭解更多與淝水之戰相關事宜,敬請關註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