淝水之戰中苻堅為何會失敗?東晉獲勝的原因是什麼?

2016-08-15 21:22:05

  淝水之戰是秦軍像南方東晉發動侵略的一次戰爭,但是前秦軍的綜合實力遠遠強於東晉北府兵的實力,然而這場戰役最後落敗的確實前秦軍。這場戰役也奠定瞭前秦的衰落,苻堅也被叛將所殺。那麼淝水之戰中苻堅為何會失敗?東晉獲勝的原因是什麼?帶著疑問,下面就跟隨中國小編一起去瞭解情況吧。  

  淝水之戰中苻堅為何會失敗?

  1、淝水之戰中,苻堅統治的前秦因為內部動亂,更沒有較雄厚的物質基礎,加之苻堅連年征戰,致使人民厭戰,軍隊的士氣不高,缺乏群眾基礎。南征東晉時,太子苻宏曾對苻堅說,東晉是應該伐的,但是,當前的主要任務是“厲兵積栗,以待暴主”。但是苻堅沒有聽取意見,驕傲好勝的苻堅不顧主客觀條件,匆匆忙忙地發動攻晉戰爭,征兵百萬,給北方各族人民帶來沉重負擔,因而不得人心,戰鬥力低,以致於與東晉軍隊局部接觸便使前秦數十萬軍隊全線潰敗。

  2、苻堅用人不擇賢愚,賞罰失明,又是其在淝水之戰中遭到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苻堅寵信投降前秦的少數民族上層分子,忠奸並蓄,而對於一心忠於他的漢族官員卻存有戒心,不加重用。即使是王猛,雖然符堅說他們的關系是“若玄德之遇孔明也”,但也是對之存有戒心的。王猛死後,苻堅自以為是英主,更加驕傲,任人更是不擇賢愚,群臣的逆耳忠言再也聽不進去,對順耳的阿談奉承之語卻倍加贊賞。在伐晉向題上,他拒絕聽取臣下的一切有益的勸阻,反而聽信懷有野心的慕容垂等人的讒言,一意孤行,“愎諫違謀”,“有功不賞,有罪不誅”,這樣就沒能組成一個堅強的團結的領導集團,其兵敗淝水是可以預見的。

  3、苻堅好大喜功,缺乏冷樸的客觀分析,戰前沒有周密的戰略部署,臨戰時又犯瞭一系列戰術指揮上的錯誤,這也是前秦在犯水之戰中失敗的重要原因。苻堅不顧主客觀條件,隻是依仗自己的“有眾百萬,資杖如山”的兵力和“投鞭於江,足斷其流”的軍威,認為征服東晉“若商風之隕秋籜,貿然遠征。他報有僥幸求勝心理,戰略上驕傲輕敵。在其前鋒軍梁成所率五萬人被東晉大將劉牢之全殲於洛澗後,士氣大傷,苻堅為之震動,開始產生瞭畏晉思想。所以,當他與前鋒軍統帥特融登上壽陽城樓,望見晉軍“部陣齊整,將士精銳,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類人形,顧謂融曰‘此亦勁敵也,何謂少乎!’憂然有懼色”。於是,苻堅由輕敵變為怕敵,由冒進轉為敗逃,終子落瞭個“草木皆兵”、“風聲鶴唳”的可悲結局。

  4、前秦軍氣勢低落,也是導致這場戰役失敗的原因。 

  東晉獲勝的原因是什麼?

  1、東晉主戰派謝安等人臨危不亂,堅決抗戰,態度意志堅決。

  2、軍隊戰鬥力強,主將有能,指揮若定,將兵上下齊心協力,軍心可用。

  3、民間也組織軍事力量對抗前秦,民心可用。

  4、有淝水天險,占盡地利,準備充分,發揮己軍之長。

  5、戰術得當,利用前秦內部不穩,分化離間前秦內部關系,渙亂其軍心。

  6、以智激敵,誘其自亂,然後乘隙掩殺;堅決實施戰略追擊,擴大戰果。

  以上是關於淝水之戰中苻堅失敗的原因,如你想瞭解更多詳情,敬請關註中國歷史網!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