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抗日十大名將 愛國者張自忠被誤認漢奸

2016-08-15 21:30:39

  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的將領英雄也立下不少戰功,戰場造就英雄,他們的精神毅力永垂不朽,那麼下面中國小編給大傢盤點國軍抗日十大名將。

  國軍抗日十大名將

  

  張自忠將軍:第一名將。國軍第33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當選第一名將首先是由戰績決定的,他曾在臺兒莊戰役中重創日寇坂垣師團,獲得臨沂大捷;收復棗陽桐柏,獲得鄂北大捷;還獲得過襄東大捷,被老百姓稱為活關公。同時還因為他是抗戰時期犧牲的國軍最高將領(李傢鈺犧牲得晚於張)。但最主要的,是因為人們對張自忠悲劇經歷的同情,這樣一位正直的、人格高尚的愛國者卻曾被誤認為漢奸而人人喊打,簡直是奇恥大辱。最後張自忠為這件恥辱主動選擇瞭犧牲,以生命的代價表達自己的清白,真正是悲劇英雄。

  
  李宗仁將軍:第二名將。國軍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有點類似中共抗日名將第二名的林彪,先打出裡程碑的一戰,然後銷聲匿跡。臺兒莊戰役共殲敵兩萬餘人,是抗戰開始後中國軍隊在正面戰場上取得的第一次戰役規模的大捷,而且對手是日本的王牌師團,在國際上也被稱為是日本建立現代化軍隊以來遭受的第一場引人註目的大慘敗。臺兒莊戰役後,李雖然又參加瞭武漢、隨棗、豫南等會戰,但沒出什麼彩。後來,幹脆被蔣介石高吊瞭起來,和馮玉祥、李濟深等一樣,位高權輕。不過,隻憑臺兒莊一戰,李宗仁也可以無愧於抗日名將的稱號。

  

  杜聿明將軍:第三名將。第5軍軍長。參加過古北口長城抗戰和八一三淞滬抗戰。以桂南會戰中取得昆侖關大捷而一舉成名。雖然有人認為這次勝利的一個很重要因素,是5軍作為中國第一個機械化部隊,火力強於日軍,但對手畢竟是號稱日本鋼軍的坂垣師團中村旅團(薛嶽萬傢嶺戰役面對的則是一個二流師團)。 1942年杜聿明作為遠征軍副司令出征緬甸,雖然戴安瀾在東瓜獲勝,孫立人在仁安羌也大敗日軍,但最終遠征軍還是失敗瞭。對於這段歷史,眾說紛紜,功過是非很難說清,因為有些戰略決策不經過親自實踐,很難判斷對錯。

  孫立人將軍:第四名將。新1軍軍長。抗戰八年,孫立人在國內除瞭參加過淞滬會戰外,基本上沒打過仗,他的功勛主要是在緬甸建立的。尤其是遠征軍第一次入緬作戰時,他在仁安羌一戰中,以少勝多,大敗日軍,救出7000多英軍和記者,蔣介石、羅斯福、英王喬治都給他授勛章,由此聲名大振。

  薛嶽將軍:第五名將。第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嶽從抗戰爆發到抗戰勝利是連年征戰,功勛累累,被稱為殲敵最多的將領,僅四次長沙會戰就殲滅日軍十餘萬。但使他名聲顯赫、主要還是萬傢嶺大捷,此戰全殲日軍一個師團,是抗戰八年絕無僅有的。葉挺盛贊此戰與平型關、臺兒莊三足鼎立。有人稱薛嶽為中國抗日第一戰將,就數量而言,薛嶽是受之無愧的。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