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5 21:40:56
在赤壁之戰中,曹操自負輕敵,指揮失誤,加上水土不服導致打敗,但我們可以回頭看看孫權、劉備聯軍。諸葛亮借取東風,巧用火攻,創造瞭中國軍事史上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那麼赤壁之戰中諸葛亮借東風是真的嗎?帶著疑問,跟隨中國小編一起去瞭解吧。
赤壁之戰中諸葛亮借東風是真的嗎?
赤壁之戰前夕,周瑜已經做好瞭準備,要發動火攻一舉燒毀曹軍的戰船,打敗曹操。但周瑜忙中出錯,竟然沒有想到火攻對風向的要求很高,而隆冬時節長江中遊一帶多刮西北風,沒有東南風。如果就著西北風放火,曹軍處於上風頭,剛好燒瞭自己,根本燒不到曹軍。
周瑜想不出辦法,一下子病倒瞭。諸葛亮當時在周瑜軍中幫著出謀劃策,他知道周瑜的病因,便給周瑜開瞭一個"藥方":"欲破曹軍,須用火攻。萬事俱備,隻欠東風。"周瑜讓諸葛亮想辦法"搞"來東風,諸葛亮當即答應:"可以借。"於是周瑜讓人建起一座七星壇。諸葛亮裝模作樣地上壇作法。要"借東風"。到瞭作戰那天,果然東南風大起,周瑜乘機發動進攻,一舉擊攻瞭曹軍。
不過,關於正史卻沒有記載諸葛亮借去“東風”一事。
《三國志·蜀·諸葛亮傳》寫道:“先主至於夏口。亮曰:‘事急矣,請奉命求救於孫將軍。’時權擁軍在柴桑,觀望成敗。亮說權曰:‘海內大亂,將軍起兵據有江東。劉豫州亦收眾漢南,與曹操並爭天下’……‘今將軍誠能命猛將統兵數萬,與豫州協規同力,破操軍必矣!操軍破必北還,如此,則荊吳之勢強,鼎足之形成矣!成敗之機在於今日!’權大悅。即遣周瑜、程普、魯肅等率水軍三萬,隨亮詣先主,並力拒曹公。曹公敗於赤壁。引軍歸鄴,先主遂收江南,以亮為軍師中郎將。”
《資治通鑒》卷六十五寫道:“劉備在樊口,日遣邏吏於水次侯望權軍。吏望見瑜船,馳往白備,備遣人慰勞之。瑜曰:“有軍任,不可得委署;償能屈威,誠副其所望。’備乃乘單舸往見瑜曰:‘今拒曹公,深為得計。戰卒有幾?’瑜曰:‘三萬人。’備曰:‘恨少。’瑜曰:‘此自足用,豫州但觀瑜破之。’備欲呼魯肅等共會語,瑜曰:‘受命不得妄委署;若欲見子敬,可別過之。’備深愧喜。進,與操遇於赤壁。時操軍眾,已有疾疫。初一交戰,操軍不利,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將黃蓋曰:‘今寇眾我寡,難與持久。操軍方連船艦,首尾相接,可燒而走也。’乃取蒙沖鬥艦十艘,載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上建旌旗,預備走舸,系於其尾。先以書遺操,詐雲欲降。時東南風急,蓋以十艦最著前,中江舉帆,餘船以次俱進。操軍吏士皆出營立觀,指言蓋降。去北軍二裡餘,同時發火,火列風猛,船往如箭,燒盡北船,延及岸上營落。頃之,煙炎張天,人馬燒溺死者甚眾。瑜等率輕銳繼其後,雷鼓大震,北軍大壞。”
關於正史卻沒說道諸葛亮借來東風,幫助周瑜縱火破曹之事。更沒有“都督若要東南風,可於南屏山建一臺,名曰七星壇,高九尺,作三層,用一百二十人手執旗幡圍繞。亮於臺上作法,借三日三夜東南大風,助都督用兵”
當然,諸葛亮是善於預測天氣,他是通過預報知道這一天有東南風的,根本就不是"借"來的。這不過是諸葛亮氣象學方面知識的一次實踐而已。那諸葛亮是如何得知赤壁之戰之時會刮東南風?何時刮東南風呢?
赤壁在亞洲東部的長江中遊地區。在冬季時,陸地降溫比海洋快,因此在亞洲中部地區常形成冷高壓,如西伯利亞高壓。這樣,赤壁地區在那時應盛行西北風。
不過長江中遊地區要在隆冬時節刮起東南風不是沒有可能的。總括來說有兩種可能。
1.由於大氣運動是復雜而多變的,很可能在赤壁地區西邊偶然地出現瞭一個小低壓。北半球的低壓為氣旋,氣流逆時針流入。這樣,在低壓東部的赤壁就正好吹起東南風。
2.也有可能是在赤壁東邊出現瞭一個小高壓。北半球的高壓為反氣旋,氣流順時針流出。這樣,高壓西部的赤壁地區就正好吹起東南風。
所以,"借"東風的真相其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