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煬帝征高句麗:113萬人浩蕩的殺向北韓半島

2016-08-15 21:42:02

  隋煬帝楊廣當上皇帝之後,對於自己的自信,當然要在皇帝這個職位上有所作為。公元610年,隋大業六年隋煬帝楊廣的手又癢癢瞭,隋軍剛剛打完瞭不聽話的吐谷渾,又把目標定在瞭更不聽話的高句麗上。

  高麗和高句麗的區別

  說到高句麗那就要澄清一個問題,那就是高句麗和高麗的區別。由於很多人在寫文章時比較懶(包括我),經常將“高句麗”簡單的寫成“高麗”。而事實上這兩個名詞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概念!“高句麗”以前是生活在東北長白山的一支少數民族,後來被鮮卑慕容氏燒瞭王城,挖瞭祖墳才被迫流亡到朝鮮半島。

  對於朝鮮和韓國人來說,“高句麗”隻是一個外來的侵略民族。現在的韓國人真正的祖先是新羅人,而“高麗”這個名詞是在朝鮮半島統一之後才出現的,和“高句麗”扯不上半點關系。至於棒子的那些史學傢通過研究證明的“中國侵占瞭朝鮮的領土”一說純屬扯蛋!高句麗本來就是中國的民族,楊廣派兵打高句麗頂多也就是自己國傢的兩個民族打內戰。關他們韓國人屁事,至於後來唐太宗征討高句麗那又是一回事。和隋煬帝的性質有所不同。本文不討論這個,不過我還是要強調一點,請諸位網友以後要把“高句麗”和“高麗”區分開,不要因為偷懶,少打那一個“句”字而落下把柄給棒子。

  扯遠瞭言歸正傳,歷史上高句麗是個很擅鬥的民族,說白瞭就是打不怕。兩百多年前被鮮卑人趕出瞭東北,到瞭朝鮮半島仍然不老實。總想著“反攻大陸”,高句麗的領導人也不鳥隋煬帝,試想像楊廣這種欲望大過天的人,高句麗在他的眼裡不過是陰溝裡的臭蟲,按死你還不是順手拈來呀。楊廣的自負是有理由的。不過到最後也正是由於楊廣同志的輕敵而葬送瞭大隋的江山…

  楊廣為瞭體現自己有多少牛B,將將左右十二軍全部調動瞭,結果隋軍一共113萬人浩浩蕩蕩的殺向朝鮮半島,出此之外楊廣同志為瞭體現自己的排場,還將自己的禦營擴編,一共有十二衛、三臺、九省、九寺,一共幾萬人(法國人一向引以為豪的路易十四出門也隻有幾百人護駕,在楊廣的眼裡完全就是垃圾)。

  為瞭讓自己的子弟兵有飯吃,楊廣還征發瞭全國的民夫運糧食,山東的老百姓養戰馬,江南的水手、弩手也調到東北參戰,真可謂是全民皆兵,全國總動員啊。不過楊廣這樣瞎折騰的結果又如何呢?我們知道兩百多年前苻堅帶著100多萬人殺氣騰騰的奔向東晉,可結果卻是自己辛苦創立的大帝國在一年之內便崩潰瞭。看到苻堅的下場後,再看看楊廣你會發現他是多少的脆弱…

  不過這種脆弱是相對的,因為他們的對手高句麗人更脆弱。仗著自己人多,隋軍不可能幹不掉高句麗,戰爭的初期階段也確實如此,隋軍一路勢如破竹,殺到瞭鴨路江邊。面對勝利楊廣同志的腦袋又開始發昏瞭,一向是草菅人命的楊廣居然第一次想到瞭“以德服人”(狂暈…楊廣殊不知對敵人手軟就是對自己心狠嗎?),結果楊廣下令將高句麗的俘虜釋放,而正是這些俘虜,在最後主導瞭戰爭的成敗。他們將隋軍的情報告訴瞭鴨路江南案的高句麗人,高句麗明知自己實力相差懸殊,便把軍隊全部撤回瞭平壤,隋軍大將宇文述攻瞭一個月還是打不下來。

  最後沒辦法隻好撤退瞭,但是在撤退過程中宇文述缺乏防備,被高句麗乘機鉆瞭空子。結果隋軍大敗而且是大潰敗!35萬隋軍跑的比兔子還快,為瞭保命,隋軍將裝備全部扔掉。有的人半路開溜,有的人乘機逃跑。結果至征討的九路大軍全部退回鴨路江北案,35.5萬人到最後回去簽到時隻剩下2700,連出征時的零頭都沒有…隋軍主力盡喪,氣的楊廣罵娘。當他把高句麗手中搶下來的遼西一帶設立遼東郡後,便掃興的回到瞭洛陽。

  歷史上隋軍第一次被打的大敗,作為恥辱的創造者楊廣欲報一箭之仇。結果大業八年楊廣又調集瞭大軍圍攻高句麗,而且還是楊廣禦駕親征。隋軍將高句麗的遼東城團團圍住,用盡瞭當時所有的攻城戰術,晝夜不停。遼東城堅持瞭20多天,終於動搖瞭,正在楊廣樂開花的時候,國內卻傳來瞭農民暴動以及楊素叛亂的文書。楊廣當然不是傻子,他知道自己如果回去晚瞭會是什麼結果。因此在當日,隋軍便丟棄瞭所有的裝備,丟盔卸甲像奔喪一樣的逃回瞭洛陽。第二次揍高句麗又沒有成功。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