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5 21:42:15
周公為何東征?
周滅商後三年後(約前1043年),周武王病逝,其子姬誦即位,是為周成王。成王年幼,由周公旦攝政,代成王攝理國事。管叔因企圖繼承王位,對周公旦攝政極為不滿,於是散佈流言,並煽動蔡叔、霍叔,慫恿武庚及東方諸方國,說周公欲謀害武王,竊取王位。武庚見有機可乘,便與管、蔡串通起來,在周成王元年(約前1042年)秋季,聯合東方舊屬國奄(今山東曲阜舊城東)、蒲姑(又作薄姑,今山東博興東南)及徐夷、淮夷起兵反周。叛亂勢力遍及今河南、河北、山東、安徽等地。關於周公東征的結果
周公東征持續瞭三年,終於平定瞭管叔、蔡叔、武庚聯合的武裝叛亂。蔡叔死瞭以後,周公聽到蔡叔的兒子胡品德高尚,為人善良,便提拔他作魯國卿士。胡把魯國治理得很好,周公又把他封到新蔡。周公討平管、蔡之後,乘勝東進,消滅瞭參加叛亂的五十多個小國,把周朝的統治地區延伸到東部沿海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