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公元 前769年鄭滅鄶之戰是怎麼發生的

2016-08-15 21:49:26

鄭滅鄶之戰是發生在東周出面的戰爭,其時間約發生與公元前769年,是鄭國舉兵殲滅鄶國的戰爭,那麼,鄭國為什麼要殲滅鄶國?鄭滅鄶之戰是怎麼發生的?揭公元前769年鄭滅鄶之戰是怎麼發生的。

鄶(kuài)國(前969年?——前776年),西周時期的諸侯國,遺址在河南省新密市曲梁鄉大樊莊古城角寨村。大約在周平王東遷後,鄶國被鄭國吞並。

那麼,鄭滅鄶之戰是怎麼發生的?

到春秋時期的周平王二年(魯孝公二十六年,鄭為周王室重臣的鄭桓公打起瞭鄶國的主意。鄭桓公原來被分封在今天陜西鳳翔南,一個當時叫棫林的地方,他的封國叫鄭。他看到周王室日益衰敗,對西邊少數民族的入侵無能為力,就想為自己的妻室兒女找一條出路。於是選擇瞭鄶國寄放他的財產和妻子兒女,並用官爵、財物大肆賄賂鄶國君臣。鄶國國君貪圖財物,對鄭桓公一點防備都沒有。
公元前770年,犬戎攻打周王室,鄭桓公以身殉職,他的兒子鄭武公即位。這時,周王室被迫東遷洛陽,鄭武公就以護駕的名義帶領大軍一同東遷。等到把王室的事情安頓好,鄭武公順便就把鄶國滅瞭。
公元前769年,鄭武公用離間計讓鄶國國君殺掉瞭身邊的名將和謀臣,同年,鄭武公率領軍隊進攻鄶國都城。鄶國滅亡。
所以鄶國等於是在周平王支持、默許下,鄭武公於平王二年(公元前769年)滅掉鄶國。武公二年,公元前769年),鄶國被鄭武公所滅。
鄶國被鄭國吞並後,其君的後代中有人就用原國名“鄶”作為自己的姓氏,稱鄶氏;也有人因失國而去掉“邑”偏旁,用“會”字作為姓氏,稱會氏。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