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自信+他信+信他

2016-08-15 22:46:48

信任是為瞭簡化人與人之間的合作關系。——盧曼

周金根把 信任化簡為公式:信任=自信+他信+信他,我感覺相當精妙!

原 文:信任= 自信+他信+信他

"信任"這個詞對我們來說是個再普通不過的詞匯瞭,但是要真正理解 並做到這兩字並非易事。愛人的信任才會使傢庭和睦;孩子的信任才會讓你和孩子平等溝通;客戶的信任有助於產品的推廣;同事、領導的信任可以鼓勵和認可你; 任何一次好的溝通也都是需要建立在理解和信任的基礎之上的。

網上已經有很多有關信任的內容,比如銷售過程中如何建立信任、如何快速建立信任等,但我沒有做過銷售,也更願意相信持續的信任一定不是基於技巧得來 的,所以本篇我將從我自身體會來與大傢分享一下什麼是"信任"。

信任是種力量

在我工作這麼多年,"信任"對我來說是一種鼓勵和認可。在初入職場時,我會做到自信,敢於說"我願意、我能做",在每次任務完成後你就會 贏得更多的信任;當我有足夠的經驗和技能時,會做比以往更重要的事情,我會不斷學習,不斷思考,努力做得更好,不辜負大傢對我的信任,做到讓別人 說"你辦事我放心";當需要授權一些事情給他人時,我會給予他們更多的信任,我相信每個人隻要努力去做,都會做得更好,做到"我信任你是對 的"。

基於以上我的個人體會,我覺得信任是一種無形的推動力,它是一種力量,自己信任自己、別人信任自己和自己信任別 人這三者不是孤立的,而是同時存在的。

如果你不能相信自己,那麼你將沒有起點;如果別人不信任你,那麼你要反思自己,為什麼不被人信任,如果你努力瞭,還是不被信任,那麼你可能原本就不適合這 個團隊;如果你不信任別人,那麼你要記住,現在的工作,協作是必須的,還有就是你是否可以幫助別人。

自己信任自己

成功學的創始人拿破侖·希爾說:"自信,是人類運用和駕馭宇宙無窮大智的唯一管道,是所有'奇跡'的根 基,是所有科學法則無法分析的玄妙神跡的發源地。"奧裡森·馬登也說過這樣一段耐人尋味的話:"如果我們分析一下那些卓越人物的人格物質,就會看到他們 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在開始做事前,總是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排除一切艱難險阻,直到勝利!"

所謂自信,就是要在認識自己的基礎上充分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可以在面對困難與挑戰的時候,將自己最大的潛能釋放出來,相信自己可以在理想和興趣的引導下堅 定不移的走向成功。

如果你連自己都不相信,還有誰能相信你呢?所以,我覺得信任第一步,自己相信自己,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自信。我覺得自信更多的是一種心態,擁有自信,就擁 有瞭成功的一半,一個充滿自信的人,在面對挑戰時總會鼓勵自己。當接受任務時,不要畏首畏尾的,敢於說我願意並努力著;遇到困難時,正視困難,積極 尋找解決辦法,敢於說我肯定能。

獲取自信六步驟

在李開復的《做最好的自己》中列舉瞭獲取自信的留個步驟:

    尊重自己,鼓勵自己贊 美自己,從潛意識做起用言行激發自信從成功裡獲得自信,從失敗裡增加自覺制定具體目標,由 自覺達到自信發揮優勢,放飛自我

讓別人信任自己

當你受到授予重任,被他人給予期望時,你就受到他人的信任瞭。自信是個人行動,而讓別人信任自己會從外界給自己一股力量。

言行 一致是信任的前提

大傢可以想想自己是否出現過以下幾個場景:

"我等幾分鐘就來幫你解決這個問題。",結果別人等你半天你還沒有來。
"今天我 做的sprint任務是任務A",結果第二天發現你完成的是任務B
"這件事情肯定能做好",結果過瞭一陣子匯報結果時出現變更,但是中間並未溝 通 過
……

我們經常會不經意的隨口答應別人一件什麼事情,可能隻是一個偶然的遺漏, 你自己覺得沒什麼關系,但在對方眼裡,你的忘記也許會被視為不可信任。每個人將依據他們所感知的行為模式來決定是否信任他人,所以你必須在自己平時的行為 中做到任何事情都言行一致,不管事情大小。

信任的基礎:同理心

在李開復的《做最好的自己》中介紹瞭同理心,它是信任的基礎。

同理心對於個人發展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一旦具備瞭同理心,就更容易獲得他人的信任,而所有人際關系都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礎上的。這裡所談的"信任"不是指 對個人能力方面的信任,而是指對人格、態度或價值觀方面的信任(例如,讓別人信任我的出發點是好的,相信在我面前不必刻意設防或遮掩自己的缺點和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