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5 23:00:43
還記得“計算機高手是怎麼煉成的”這篇文章嗎?我發現講故事比單純的講道理更具有感染力,所以,今天我要再給大傢 講另外一個人的故事——牛新莊,IT獨行俠,他的成長歷程。我又發現,IT界的精英更能讓人接受,是不是因為技術牛人靠的才是真正的實力,難以忽悠 呢?而且,是不是發覺理工出身的人寫的文章更註重時效?最後,我想,勵志的文章可以看,但要學到精髓,不能看到這個不錯就學學這個,看到那個也很好便學學 那個,正所謂——常立志不如立長志。
原文:我的數據庫學習“曲線”
作者簡介:
牛新莊博士,研究方向為數據倉庫和數據挖掘。是IBM官方資深培訓講師(培訓DB2,AIX,MQ,WebSphere和CICS)。2002年獲IBM 傑出軟件專傢 獎,2006年獲“首屆中國傑 出數據庫工 程師獎”、“2006年IT168技術卓越獎”。是中信銀行、山東農信、廣東農信等公司資深技術顧問,中國建設銀行總行特聘資深技術專傢。擁有OCP, AIX,DB2,HP-UX,MQ,CICS和WebSphere等二十多項國際認證。著有《Oracle數據庫開發講座—— Oracle9i Jdeveloper與J2EE實務應用》、《DB2應用開發實戰指導》、《循序漸進DB2-系統管理、運行維護與應用案 例》、《深入解析DB2-高級管理、內部體系結構與診斷案例》和《DB2性能調整與優化》等書。
選定發展方向
1999年,我在開始讀研時就給自己確定瞭以後的發展方向。
當時有兩個方向:網絡,數據庫技術。因為在2000年之時,網絡大熱,市場上擁有CCNP、CCIE證書的人特別牛。所以我當時也考下瞭CCNP證書,但 後來發現網絡方向涉及很多硬件層面的東西,這些都對廠商的依賴性太強,個人發揮空間不大。而我喜歡鉆研,所以慢慢開始轉向專攻數據庫技術。
在認準數據庫這個方向後,我開始深入學習數 據庫理論方面的知識。當時,人大王珊教授的《數據庫系統原理教程》一書,我讀瞭幾十遍。在學 習數據庫理論的同時,我開始接觸並深入學習DB2和 Oracle,並從1999年開始使用DB2 V5.2。那時,市場上關於DB2方面的技術書籍幾乎沒有,互聯網也不像現在這麼發達。因為我的導師做一個 課題需要用到DB2數據庫,但是我隻能依靠查看 DB2隨機文檔來學習。那時,我還自己兼職,通過幫別人做些小軟件賺錢,外加課題經費,以支付考OCP認 證和DB2認證的費用。
到現在為止,我一直認為考認證是一個很好的學習動力。因為考試費用不菲,如果不想浪費錢隻能拼命看書。我在讀 研的2000年就通過瞭OCP 8i認證,後來又陸續通過DB2 V5.2認證。這些認證極大地增強瞭我的自信。同時,在幫助導師用PB、Delphi等編程工具做應用開發時,我有 意識地增強對SQL的 學習,這對我後來的性能調優工作非常有幫助。
這裡我想說的是,做好一個時期的人生規劃非常重要。我們 首先 要有一個明確的努力方向和規劃,然後有意識的往這個方向努力。這種積極主動的學習要比被動學習效率高很多。
第一次做培訓
“機遇偏愛於有準備的頭腦”,這句話雖是老生常談,卻是人生真諦。記得2000年底,我在網上看到一個帖 子說需要一個人去安裝DB2數據庫,差旅報銷,每 天500元,我喜出望外。因為這項工作需要有DB2認證才能去,而我那時DB2高級系統管理和應用開發的認證都有,所以很快就通過瞭對方的審核。但是當我 到客戶現場時才發現,不是安裝DB2而是要給客戶講課,當時我就傻眼瞭,因為講課需要的知識遠比安裝配 置數據庫要難得多,更何況我之前根本沒有講過課。沒辦法,壓力也是動力,隻能前一天夜裡看教材備課到凌晨5點。短短睡瞭兩個小時後,8點半去講課。四天講 課下來,我總共休息瞭12個小時。還好自己畢竟有 DB2應用開發經驗和DB2認證做基礎,總算勉強應付瞭過去。隻是沒想到的是,這次並不算順利的培訓, 竟是我未來幾年培訓生涯的開始。
將培訓當學習的動力
經過第一次講課後,我看到瞭自己的差距,知道僅有認證是不夠的。客戶的很多問題,書本上沒有答案,需要自己在實踐經驗上做努力。另外,講課前講師需要把一 些原理、概念性的東西弄清楚,也需要對數據庫進行深入學習。
後來,IBM培訓部通過一些渠道知道我能講DB2且擁有相關證書,就找我講授DB2系列課程。所以,從2001年開始,我就經常作為IBM官方講師講授 DB2系列的所有課程。我自認為講課是一個很好的學習過程,因為課前要深入瞭解概念,對於自己的理論深入學習有很大幫助。同時,課堂上學員的實際 操作問 題也會強迫自己做更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