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孩子的性格?

2016-08-15 23:07:51

我是Angel,新的一年,新的希望,大傢也都大一歲瞭。在所有的人當中最開心的當然是小孩子瞭,他們最大的心願就是快快長大,這樣就能自己做主;最操心的卻是媽媽,“如何培養孩子”成為我們心中最大的問題。今天,與大傢分享一下“東吉媽媽”的兩篇文章:

    希望女兒不成為教育機制下的犧牲品女兒,媽媽想對你說.....

正如東吉媽媽希望的:

你要搞清楚自己人生的劇本—

不是你父母的續集,不是你子女的前傳,更不是你朋友的外篇。
不要為瞭別人,丟失瞭自己。你首先是你自己,才能成為別人的誰或誰。

我希望我們都一起努力,不要對孩子說"笨"。這不是當媽媽的一昧溺愛孩子,隻能一言堂,不允許有其他的聲音。孩子需要有人陪伴他們,而不是躲在象牙塔中從上方對他們大呼小叫。

什麼是自信心

這 是一種自我價值的自我認定的。自信心很重要。信心很重要。中國式的教育過程 裡,在培養孩子的過程當中,傢長的做法,經常是在挫敗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的自信心越來越低下。會常常對孩子說"你怎麼這麼笨",會當著其他孩子面說"你 怎麼這不會,那也不會"。我不清楚,女兒你今後的內心會是怎麼樣的感受。但是,我可以告訴你,媽媽小時候的感受。

小時候 的媽媽是一個很傻很天真的孩子。你朱紅媽媽一直是一個品學兼優,人見人誇聰明的孩子。從在傢鄉武漢就讀最好的小學,取得最好的成績。到去瞭香港,仍然讀最 好的小學,中學,甚至大學。我們二個一起長大。媽媽就是那個跟尾的人。跟著她後面跑。沒有小大人的一切行為舉止,沒有給你外公外婆拿的出炫耀的成績。記得 眾人的眼光隻有她。但媽媽現在想說的事,你紅紅媽媽現在遇到各種問題,第一時間就是找媽媽當軍師,無論職場還是情感。用她的話,沒有我,她也許沒有今天的 位置。是媽媽教她進公司熟悉環境,去建立自己的團體,如何去和老板建立平臺溝通,如何適時表現自己,如何的選擇新公司。是媽媽鼓勵她去應征副總。是媽媽陪 伴她第一次情感,解答她在感情中遇到的所有問題。她說媽媽是她的引路人。

後來,好不容易你紅紅媽媽十幾歲去香港瞭,媽媽 搬到瞭外公單位給的宿舍,裡面都是有著背景有著較高素質的人群。然後,又出現一個比媽媽還小幾歲的妹妹。她也無比聰明,我們一群孩子打牌的時候,總是她能 贏。總記得,你外公和媽媽一隊,她和她爸爸一隊。我和外公隻要輸瞭。外公就用他那種嚴歷的眼光瞪著媽媽。會說媽媽很笨。

知道嗎。 當時媽媽真的很傷心。一邊害怕一邊想哭。不知所措。那個小妹妹因為有信心,越能自如的計算著牌。而當時的媽媽,整個腦子隻有你外公的眼光和害怕,已經不再 去看手中的牌瞭。手中的牌多重要,不管牌是好是壞,自己怎麼能將好牌的優勢發揮最大化,能將壞牌的劣勢避之就輕,是我們人生中每一步都要去思量的事。

可就是如此,媽媽,沒有去看手中的牌。。。。

媽媽到現在也很自卑,隻是已經懂得如何去克服它。在人多的場合裡,媽媽還是不太愛說話,喜歡去觀察別人。媽媽到現在,還是很羨慕那些在眾人裡很有自信談笑風聲的女人。

傢是什麼?希望傢是能夠,培養孩子的自信心的地方。能夠讓孩子的自信心,孩子的自我價值感感到很高。但是往往相反,讓她受到傷害,讓她自信心低落,讓她自信心沒有的地方是什麼?經常來自於什麼?經常來自於傢庭。

我 希望今後在傢裡,所有人都盡量說事實,說自己真實的感覺。這些對成人是一些挑戰,隻有成人成長瞭,孩子才會成長。否則這些會成為孩子一生的痛。我們的言行 很重要,最害怕人前人後不一樣的臉。人前笑開花,誇著贊著,隻為瞭中國式的禮節和所謂的教養。人後就開始數落對方種種。孩子是天下最最聰明的人群,孩子的 敏感程度比大人要更為纖細,不能教育孩子成瞭一個虛偽的人,明明不喜歡的人,要裝偽善。

媽媽前段時間看瞭古國治老師的親子課程。裡面提到:

情緒-------

就 是我們的快樂、高興,生氣,難過。所以,喜怒哀樂,憂欣苦惱,這些都是情緒性的東西,對吧?還有包括內心平靜不平靜,這個是什麼呀?這個是情緒。所以我們 要認清楚,情緒,跟道德,是無關的。跟是非對錯是無關的。在過去的傳統裡,父母的教育喜歡違背人性的東西,當孩子生氣的時候,教育孩子要做一個好孩子,不 準耍性子,不準鬧,不準的有太多太多瞭。要允許孩子生氣,讓他有生氣的權利。不要剝奪人生氣的權利。我們經常剝奪人生氣的權利。不允許他生氣。認為他不可 以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