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笨事”的人未必笨

2016-08-15 23:18:19

樓下有兩個水果店,東邊的店主是個看上去挺老實巴交的四十歲左右的女人,你去買水果時,她一般隻是笑笑,很少說話;西邊的店主是個一臉精明的五十歲左右的 男 人,你去買水果時他非常熱情,問寒問暖的。我老婆經常去西邊的水果店,因為那個店主服務熱情,而東邊的那個店主很少說話,讓她覺得太“死沉”。

但 過瞭一段時間後,老婆漸漸就不去西邊的那個水果店瞭,總是往東邊的那傢跑,弄得我有些不明白瞭,那天我問她怎麼不到西邊那傢瞭?她說,西邊的那傢服務太熱 情瞭,你在挑水果時,他總是飛快地往你袋子裡裝水果,不停地裝,大的也裝,小的也裝,好的也裝,壞的也裝,現在我算是弄明白瞭,他就是存心讓我把那些沒人 要的買走。而東邊的那傢從來不幫你挑水果,你挑完找她稱重就行瞭,隻要你不問她問題,她很少找你答話。

現在,東邊的那傢生意越來越紅火瞭,可西邊的那傢卻越來越糟。

樓 下還有兩個租碟片的,一個離我傢遠點,一個離我傢近點,周末晚上我喜歡租部電影看看,當然經常到離我傢近的那傢。店主是個20來歲的小夥,有時我會讓他推 薦一兩個,他就會拿出一大捧碟片來,隨便抽出一張,對我說:你一定要看這個,不看終身遺憾。我就信以為真,回來一看,實在不怎麼樣,有時甚至有那種電影院 拍的盜版,內容不管,效果也太差。後來,我再也不想要他推薦瞭。可每次我去,他總要拿出一把碟片,找出一個對我說:你一定要看這個,不看終身遺憾。有時一 不小心,還是上瞭當。再後來,我再也不去他那兒瞭,寧可走遠點也不去瞭。現在,他們已經關門大吉瞭。

又想起瞭以前在一個單位實施ERP 時的一件事來。那是一個外資企業,好多老外在負責管理事務。一次,項目組討論軟件如何支持倉庫箱號條形碼的錄入功能,他們 的一個實施人員說既要支持條形碼的掃描錄入,也要支持手工錄入。但他們的老外主管死活都不同意,說我就是不明白既然用瞭條形碼為什麼還需要手工錄入呢?他 說條形碼可能會被損壞,老外說條形碼是否會損壞是另外一個問題。他又說反正可以讓軟件公司提供這種功能,我們又不會損失什麼,老外說我們應該為任何一個功 能付錢的。

事後,在一次吃飯時,那個實施人員跟我們談起這件事情來,他是當笑話說的,最後的結論是,這些老外,你都不知道他們有多笨,一根筋。大傢都在笑時,一個同事幽幽地說:做笨事的人未必笨。

記 得我剛開始學著做ERP項目的時候,項目經理年齡不大,但做事情卻顯得異常穩重,好多時候,我會叫嚷著是不是可以弄些權宜之計解決當前的某個問題,或者希 望先寫個小程序應付一下某某事情,或者希望在數據庫中做點什麼以減少什麼方面的麻煩,但這種建議往往都會被他毫不猶豫地否決,而且態度很堅決,絕不給回旋 的餘地,我那時候真的覺得非常鬱悶,對他的一些辦事方式很是看不順眼。等以後項目成功上線瞭,再回過頭來看他的一些處理事情的方法時,才發覺他處理的方法 實在是很高明的。總結下來就是,寧可眼前難受點,也不放棄某種原則;問題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寧可先擱著,也不做“鋸箭桿”的外科大夫,總能找到更好的解決 辦法的。

學著女兒寫寫反義詞,“做笨事的人未必笨”的反義詞應該是“做聰明事的人未必聰明”吧(字數好像不合要求,不管瞭)。嗯,這句 話真有幾分道理,讓我們看到 “大聰明”與“小聰明”的區別,人一旦陷於“小聰明”的泥淖,搞不好就會成為一個“做聰明事的笨人”,看他做的每一件小事都很聰明,可就是這些事情連起 來,最後卻沒有好結果,有幸者自己本人或經過別人點撥後最終能悟出點啥來,沒幸者可能永遠都弄不明白是怎麼回事。正因為此,才有瞭“贏瞭每一次戰役卻輸瞭 整個戰爭”的怪事情。

古人雲,大智若愚。

來自:棲息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