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愛學長巴菲特

2016-08-15 23:17:57

翔同學問閱讀的需求是什麼?我說,我最大的需求是實現財務上的自由。談到投資,誰也繞不過“巴菲特”這個人,大傢拼命地學習他的投資理念,卻也隻能學個皮毛,我想,他成功的原因是始於他對生活的感悟,而不是純技術論。所以,很多人最後非常喪氣,調侃說:中國不可能誕生“巴菲特”!

巴菲特每年都會從常青藤大學選擇一個社團,讓大學生們在他傢住三天,跟他一起吃飯,參觀他的工廠,向他問各種各樣的問題。2009年4月,常青藤大學聯盟社團“聰明女孩俱樂部”被巴菲特選中,哥倫比亞大學的張裕雯成為與巴菲特三天親密接觸的親歷者之一。

漢堡薯條和簡單的投資理念

2009年4月29日,我們一撥女孩到瞭奧馬哈小鎮,聚集在巴菲特喜歡的一傢餐廳Piccolo,s Steaks,等待巴菲特的到來。

這時,從門外進來一個頭發銀白的老頭,笑著跟我們揮手說:“Hi。”我們一時沒有反應過來,這個老頭是誰啊?後來,一個女生大聲喊:“他就是沃倫·巴菲特!”

我們看看餐廳門口,不知道什麼時候停瞭一輛很小很破舊的道奇汽車。有人瞄瞭一眼那輛車後,低聲說:我敢打賭,這輛破車不會超過一萬美元。

巴菲特笑嘻嘻地和大傢見面,互相認識之後坐下。他看到我們中間有很多亞洲面孔,便詢問大傢都來自哪裡。同學中有的來自日本、有的來自韓國,我和另一個女生則來自香港。

巴菲特點瞭牛排、薯條和大可樂。每個人面前差不多也是這些東西。我們有點奇怪,是他習慣瞭節儉,還是他就喜歡吃這些?他說:“我覺得漢堡、薯條和可樂是世 界上最好吃的東西,我一輩子最喜歡吃的就是這些。”他轉過來跟我說:“我去過中國香港,前幾年受邀去參加一次會議,被安排到香港一個非常豪華的酒店住,那 裡的食物琳瑯滿目,但是我一口也吃不下。我最想吃的就是漢堡,我身邊安排瞭安保人員,不能隨便進出酒店。於是,我隻好在晚上大傢都回房間睡覺的時候,偷偷 地從酒店後門溜出去,直奔麥當勞,買瞭一堆漢堡和薯條回來,坐在房間裡慢慢享受。”

我們當時聽呆瞭,這種被中國人斥之為垃圾食品的漢堡薯條,幾十年一個口味,他吃瞭一輩子,竟然沒有吃膩。那些色香味俱全的食物,在他看來反而是一種負擔。我忍不住問他:“先生,為什麼很多人跟著您投資,卻沒有一個人像您這麼成功?”

他笑瞭,反問我說:“如果給你一百萬美元,你會把它看成什麼?”我立刻想到瞭有錢人的生活,我說可以拿這一百萬美元實現很多自己想要做的事。他笑著說: “這就是我和你的區別。因為我根本不把這一百萬美元看做錢。我的投資和生活是完全分成兩半的,無論我的投資如何,都不會影響到我的生活,這能夠使我時刻保 持清醒的頭腦。”他又問我們有沒有玩過大富翁的遊戲?我們都說玩過,這款經典的擲骰子、買土地、建房子的遊戲讓很多人樂此不疲。巴菲特說:“對瞭,我一輩 子就在玩大富翁的遊戲。”

我突然開竅。就像他一輩子就吃漢堡、薯條和可樂,一輩子在奧馬哈小鎮生活,在世人眼裡他是無比炫目的股神,然而在小鎮居民的眼裡,他就是一個普通的鎮上人。他對生活和投資始終保持瞭最簡單的理念與需求,因此總能抵制他人“失去的恐懼”和“得到更多”的誘惑。

哥倫比亞大學學長

知道我們幾個女生來自哥倫比亞大學,巴菲特很高興。詢問我們的年齡,當我告訴他今年18歲時,他若有所思,“19歲以前,我在賓夕法尼亞大學攻讀財務和商 業管理,那個時候我並不認為上大學是經商投資的必要途徑,我覺得有點鬱悶,考慮還要不要讀大學。直到19歲那年我讀瞭一本書,叫《聰明的投資者》,這本書 提到的一些原則改變瞭我的一切。我從這本書中學到瞭非常重要也十分簡單的投資原則,但是我覺得僅知道這些原則還不夠,我一定要和寫這本書的人認識。後來我 通過打聽知道格雷厄姆教授在哥倫比亞大學任教,於是我就寫瞭一封信給他,我說我要做你的學生。格雷厄姆教授給我回瞭信,他同意我的請求,但是我還得通過考 試。我在哥大沒有宿舍,就在學生宿舍旁邊租瞭一個房子寒窗苦讀。在哥大,格雷厄姆教授向來以學術嚴謹、對學生嚴格而著稱,在他熱烈的課堂討論上,總有不計 其數的提問,他就是在這些討論中與大傢進行思維碰撞,並不著痕跡地讓學生們接受他的觀點。每一次過招,我總是最賣力氣的一個。他從來沒給過學生A+的高 分,但是他把一生唯一的A+給瞭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