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5 23:17:57
金融危機是個好機會
巴菲特說完這些,我們不再覺得眼前這位老人是舉世矚目的股神,他隻是我們循循善誘的學長,把他的學習歷程和我們一起分享。於是大傢紛紛說出瞭自己的困惑, 作為各大名校商學院的學生,大傢最關心的自然是這次金融危機對前途的影響—那麼多投資銀行倒閉,那麼多學金融的人改行,我們將來的出路在哪裡呢?
巴菲特聽瞭我們的擔心後,說他這一輩子經歷瞭無數次經濟危機。大學畢業的時候,正是經濟危機之時,他並不以為自己是名校畢業生就該怎麼樣,而是要求去他的 老師創立的格雷厄姆·紐曼公司當學徒,不領工錢。當時,老師對他進公司並不很歡迎,但是巴菲特並沒有放棄,堅持當個虛心又勤快的學徒。“24歲那年,格雷 厄姆終於被我的誠意打動,把我接收為一名每年底薪12000美元的員工。在他的公司實習和工作的這段時間,是我成長最快的時候。”
“因為經濟發展就像鐘擺,有最高點,必然也有最低點,你們應該從金融危機中好好學習。這是考驗你們是不是真的喜歡金融和商業的最佳時機,在你們還沒真正瞭 解金融是什麼之前,就不能貿然地說自己將來會不會、能不能做金融。一大批做金融的人改行瞭正好,因為真正堅持下來的那些人才是精英,等你們畢業,是你們發 展最好的時機。”巴菲特這一番話,立刻把我們點醒瞭。
我要像巴菲特說的那樣,去真正瞭解金融是什麼。今年暑假,我沒有像高年級的同學那樣,實習必往大公司跑,而是申請去紐約一傢小的基金公司實習。在這個基金 公司中,我接觸到瞭小到業務員,大到CEO的熱誠指點,因為公司小,人也少,他們很自然地把實習生當做公司的一員,CEO還非常真誠地跟我交流對市場某些 投資策略的看法,我學到瞭很多東西。
大富翁的小生意
晚餐結束後,巴菲特跟我們說:“明天,你們將會見到我投資的兩傢與眾不同的公司。”剛開始,我們都對巴菲特的企業非常好奇,覺得他這麼有錢的人,在實業上 做的肯定是非常大的項目。結果到瞭那裡才發現,這兩傢公司實在隻能說是小生意:一傢叫Nebraska的傢具企業,另一傢則是做冷凍食物出口的企業。
當我們參觀這兩傢公司時,才慢慢品味出其中的奧妙,就拿Nebraska來說吧,被巴菲特收購之前它屬於俄羅斯移民羅斯·佈朗金女士,那時是美國最大一傢 獨立經營的傢居設施店。20世紀80年代,巴菲特以550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瞭它,現在這個傢具店不再單純賣傢具產品,而成為融設計、購買、裝修於一體的 傢居品牌。當我們問巴菲特為什麼要收購這個公司時,他說:很簡單,我知道美國人需要什麼。美國老百姓裝修房子總是喜歡又快又便宜又要有設計感,他們大概三 五年就會把傢具和設計重新來一遍。Nebraska正好滿足他們所有的需求。
現在,Nebraska不僅做奧馬哈方圓幾百裡的生意,更做全美國甚至全世界的生意,每年為巴菲特帶來數以千萬計的利潤。這讓我們大為驚訝,公司的CEO卻非常輕松地說:記住巴菲特的話,大街甚於華爾街。
一般人大都認為,隻要投資華爾街就可以讓資產增加。可是巴菲特卻認為,華爾街其實不過是個能告訴我們股票等金融商品價格的地方。然而在大街上,我們卻可以找到值得投資的公司的諸多線索。
可愛的老頑童
離開奧馬哈之前,我們有機會可以跟巴菲特有兩個小時的提問時間,他站在餐廳前面興致勃勃地回答瞭我們各種各樣的問題。整整兩個小時,他一直這麼站著說話, 始終保持高度的註意力和熱情,最後我們怕他太累瞭,把肚子裡想要問的問題又咽瞭回去。沒想到,他說,既然問題結束,那我們去照相吧。
他很喜歡和大傢拍照,並且想出各種各樣搞笑的點子。巴菲特對我說:“我在你耳邊說幾句話,好像我在跟你說投資的秘密一樣,你要裝作很驚訝的樣子。”
拍照時,他會突然把自己的錢包掏出來遞給旁邊的女孩子,讓你驚訝萬分。一會兒,又擺出一個求婚的姿勢,當大傢看著這個七十多歲的老人向一個十幾歲的女學生 下跪時,都驚訝得不知道說什麼好,巴菲特卻在那裡哈哈大笑,所有的人最後都報以熱烈的歡呼和掌聲。幸虧是在寧靜的奧馬哈小鎮,周圍也沒有隨行跟蹤的八卦記 者,要不然這樣的場面肯定能上大小報紙的頭條。但是我們當時所有人都玩得很High。
(□采訪/方丹敏■口述/張裕雯/摘自《大學生》2009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