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問的境界

2016-08-15 23:24:24

最近有點小感觸,不談前輩們的治學水準,我認為現在當代年輕人的學問水平分為好幾個檔次……

第一檔次:學問在天上,也就是啥也不會,一問三不知,網吧上網隻會看小電影的那類。

第二檔次:學問在耳朵,道聽途說,學問都是街頭小巷聽來,再由嘴裡轉帖出去。

第三檔次:學問在百度,百度大神現在法力越來越高深,造就瞭一批又一批“裝×犯”,網絡上此類人縱橫江湖,百度在手,天下我有。

第四檔次:學問在頭腦,這類人就是真正的牛人瞭,不多見。術業有專精,專攻,這類人多數都是某一方面的人才。

第五檔次:學問在心裡,我認為這種人多數都是中年。因為年輕人第一閱歷不足,第二心境不夠,第三也是因為特殊的時代,沒有那麼多閑工夫。

還有第六檔次,這類就屬於神人瞭……那就是不知學問為何物……一句話:“I don't give a shit。” 囊括全局,包羅萬象。此乃真正的神人……頂禮膜拜之……

再對照《人間詞話》所言的三種境界:

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罔不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 境界也。“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界也。此等語非大詞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釋諸詞,恐為晏、歐諸公所不詐也。

翻譯一下:

古 今那些成就大事業、大學問的人,沒有哪一個不是經歷過三種境界的:“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這是第一種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 消得人憔悴。”這是第二種境界。“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這是第三種境界。這些話不是大詞人是講不出來的。但是就草率地憑這個 意思去解釋各種詞,恐怕晏殊、歐陽修等人也不會同意吧。

王國維在其《人間詞話》一書中關於古今成大事業、大學問者立業、治學三境界的論述,極富真知灼見。第一種境界講的是成就大事業、大學問者入門前表現出來的 茫無頭緒,不知所措,求學無門的疑惑、彷徨和痛苦。第二種境界則講的是他們孜孜不倦、堅持不懈,叩打學門時上下求索,攀登書山時以勤為徑,泛舟學海時將苦 作舟的勤奮、執著與堅韌。而第三種境界講的則是這些人功夫到處,靈犀相通,爐火純青,暢遊學海勝似閑庭信步,漫步書山能悟其中真諦的怡然自樂和欣喜恬適。 王國維談成就事業,談做學問真是高屋建瓴,鞭辟入裡啊!其深刻幽邃豈非僅限於詞話!世間做事業、做學問者如果都能深深瞭悟這立業為學的三境界,不要未上高 樓就嘆息止步,鳴金收兵,敗下陣來。要堅韌不拔,敢於傲視蒼穹,敢於“為伊消得人憔悴”,才能領略到“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的奇瑰意境,才能感 受到“無限風光在險峰”的高妙旨趣。文章主要引名詩句以支撐自己的觀點,言簡意賅,言約意豐,意近旨遠,宏論精深,很有力量。可謂詩論詞話之精典。

來自:不老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