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的智慧

2016-08-17 23:30:05

學習經驗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有時候要經歷漫長的過程。英文中有一句名言:“旅途本身就是收獲(The journey is the reward)。”很多時候,你的收獲並不一定是每件事的成功,而是你在走向成功的旅途中經歷的一切。旅途中的每一次正確的或是錯誤的選擇都會讓你學到新 的知識、獲取新的教訓,並以此調整自己的自覺,掌握正確的選擇方法。

我曾經遇到這樣一件事情。當我從中國回到微軟總部後,發現自己剛接管的部門內有一個項目存在方向上的偏差——開發團隊並沒有把用戶擺在第一位, 而隻知道研究一些看上去很“酷”的技術——就毅然終止瞭該項目的研發。當時,有位員工問我:“你怎麼能夠確定你自己的選擇是對的?像Windows這樣的 產品也是在經歷瞭十年左右的市場檢驗後才站穩腳跟的。你憑什麼篤定這個項目不會在未來收獲驚喜呢?”

其實,我之所以能夠快速做出抉擇,主要還是因為我在此前的工作中已經有瞭類似的教訓。

此前,我曾經在SGI公司領導兩百餘人的團隊研發一套世界最先進的三維漫步技術。這套技術能在十年前的硬件上營造出美麗的三維效果。但在做這個 項目時,我們完全沒有考慮用戶和市場的需要,開發出來的三維體驗並沒有針對某一個特定的客戶群,而是想解決所有客戶的問題。結果,最終的產品無法利用 SGI現有的營銷渠道,產品對硬件及網絡的要求也超出瞭普通用戶的承受能力,我們這個項目最終被取消,技術被公司出售。

這件事對我的打擊非常大,因為我手下的兩百餘人都需要尋找新的出路,有的人甚至因此而失業。我的內心深感愧疚。但另一方面,我也從慘痛的教訓中 吸取瞭足夠的經驗,這讓我深深懂得,創新固然重要,但有用的創新更重要。正是基於這樣的選擇,我才果斷地取消瞭微軟那個犯有類似錯誤的項目。

在整個學習的過程中,無論是錯誤的選擇,還是失敗的經歷,它們都可以成為印刻在我們心底,能夠隨時拿出來比較、借鑒的“模板 (Template)”。當我們面臨新的抉擇時,我們就會使用過去積累的“模板”來比較、分析各種不同情況下成功的概率,以權衡利弊,做出正確的抉擇。

(7)用勇氣放棄包袱

當新的機會擺在面前的時候,敢於放棄已經獲得的一切,這需要相當大的勇氣。有時,你在還沒有找到“新的機會”之前,就必須放棄你已經擁有的東西,那就需要更多的勇氣瞭。

許多人都有的一個毛病就是不願放棄已有的東西,不願意開拓新的天地。這些人總是在機會面前猶豫、彷徨,讓患得患失的思想禁錮著自己的頭腦。其 實,有些東西看起來值得珍惜,但這種眼前的利益往往是阻礙你獲得更大成功的根源。當新的機會到來時,勇於放棄已經獲得的東西並不是功虧一簣,更不是半途而 廢,這是為瞭謀求新的發展空間。如果你在適當的時候勇敢地——當然也應該是有智慧地——放棄已經擁有但可能成為前進障礙的東西,你多半會驚訝地發現,自己 拋開的不過是一把雖能遮風擋雨,但又會阻礙視線的雨傘,自己因此而看到的卻是無比廣闊、無比壯麗的江山圖景!

我自己就有過幾次“勇於放棄”的經歷。

進入大學的時候,我躊躇滿志地進入瞭法律系,因為我天真地認為自己有很高的政治天賦。所以,大學選專業時,我選讀瞭人文學院,我覺得自己將來一 定要做一位律師或一位政治傢。不料,情形完全不像我想的那樣。我覺得,自己在專業課上提不起精神,成績也不好,最令人沮喪的是,我感覺不到激情和動力,甚 至想把枯燥無味的課本扔到教授身上。我在這個領域沒有什麼出眾之處,既沒有那種熾烈的熱愛,更沒有獻身的欲望。最終,我認定那不是一個合適我的行業,於是 我決定放棄政治和法律專業的學習。很幸運的是,學校允許學生轉系,而且,我當時已經找到瞭自己的最愛——計算機科學。我並不因為已經花費瞭一年的時間而懊 悔。我認識到,那不是我想從事的事業,我沒有在那裡用掉我的半生甚至畢生的時間才是我的幸運。所以,我勇敢地放棄瞭原來的專業,開始瞭我在計算機領域的嶄 新人生。

我的另一次的放棄是在卡內基•梅隆大學教書時,放棄瞭兩年的年資而加入瞭蘋果公司。雖然我一直把我的老師當作楷模,而且又有幸任教於世界頂尖的 計算機系,但這個工作大部分的時間投入到瞭如何獲得終身職位,怎麼樣去找到最好的學生,怎麼樣去發表論文,等等。這些事本來都是好事,但這些事情對社會的 價值並不是那麼直接。我希望去做一些直接有益於社會的事,比如研發一種很多人都會使用的技術或產品,或是去幫助學生發掘他們的潛力。所以,當蘋果電腦的一 位副總裁對我說“你要選擇終身寫些沒有人讀得懂的論文,還是要選擇改變世界”時,我毫不猶豫地選擇瞭改變世界。我的感覺就像是獲得瞭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