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7 23:37:25
小的時候看過一本連環畫,叫《無辜的罪人》,書名代表瞭這本連環畫的全部內涵,直到現在都感受蠻深。如今,當奧數成為過街老鼠的時候,我再一次想起瞭這本連環畫,我想,如果奧數長瞭嘴巴的話,它一定會說:其實我也是“無辜的罪人”。
比如說學生,如果升學的時候不考奧數,他們也不會一窩蜂地擠奧賽班這個獨木橋;比如說學校,特別是那些名校,如果用一張試卷可以區分所有學生的成績,他們 也不會閑著沒事做用奧數為難學生;比如說奧數老師,如果學生都不來讀,我也沒處可教;比如說教育部門,學生要讀,老師要教,學校要擇優錄取,我明令禁止也 是白搭。應該說,這就是時下奧數的全景生態圖,套用王錚的歌名:我們都是無辜的罪人。
可無辜不等於冤無頭,債無主,你想想啊,人傢奧數當初之所以傳入咱中國,是因為用奧數可以甄別天才和非天才,能夠甄別千裡馬的東西是什麼,當然隻有伯樂 瞭,所以奧數就是伯樂。可咱中國有個傳統,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我的孩子難道就比別人的差嗎,別人的孩子能夠學奧數我的孩子難道就不行嗎,我丟不起這個 人?有瞭這種傳統和心態,奧數就不愁沒人來捧場瞭,可以說,名校拿奧數來考查和錄取學生,正是應和瞭傢長們的這種心態,再畢竟,校長和老師們也是傢長。
又想起瞭一條新聞,說是外地大學生要入戶北京必須過英語四級,這當然很荒謬,戶口和英語四級有什麼關系?我現在要說的是,有關系。大學文憑你有我有大傢 有,可英語四級不一樣,你有我有他沒有,就憑這個,可以把一大批學生擋在京城之外。名校也一樣,1+1=2,1/2-1/3=1/6小學生都知道,可“你 前面有5個人,後面有5個人,問隊伍裡總共有幾個人”小學生們未必就曉得瞭,所以,奧數就有瞭市場,有瞭舞臺。用專業術語表述就是“稀缺效應”。隻要上名 校還是這麼難,即使沒有奧數,也還會有奧英,奧漢或者其他的什麼奧,總之是十分拗口晦澀的東西,目的是想方設法難倒你,並且是不達目的不罷休。
問題出在哪,其實已經蠻明瞭瞭,名校太少瞭,優質教育資源太缺乏瞭,這已經是老生常談。可把問題倒過來看,名校少瞭,就是非名校多瞭,常規教育資源太普遍 瞭,大多數孩子都在吃面,你的孩子為什麼要喝湯,請註意,基礎教育是通識教育,不是選拔性教育,關系的是鄉下孩子、城裡孩子,窮人孩子、富人孩子之間的教 育公平,不是把每個孩子都送進名校,培養成天才,不光我們現在做不到,人傢英國美國也做不到。這也是中國為什麼多有“兒童天才”,卻少有甚至沒有“成年天 才”的唯一原因。這話很難聽,卻是不爭的事實。
最後表明我的觀點,在基礎教育階段,不要搞什麼重點和非重點,畢竟重點和非重點是人為的,而不是天然的,隻有所有學校和師資實行瞭一刀切,教育資源均衡化 瞭,學生間的白熱化競爭就會消失,勞民傷財的奧數就自然沒有瞭市場。當然,你的孩子要學奧數可以,但和升學無關,隻與“天才”有系。
反觀印度,且不說對奧數追捧到何等程度,他們的學生們根本就不知道什麼是奧數,奧數是教什麼,學什麼的,然而,與對奧數的“無知”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印度的數學教育水平和計算機應用水平遠遠超出我們中國。這樣看來,把奧數當上帝,我們這是何必呢?
繼續閱讀:高中數學老師親述:奧數為什麼成瞭公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