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8 22:59:27
後來,大傢再聚的時候,才知道都被套上瞭。大傢都在打趣某人:原來市長助理的話,也是信不得的。
(三)
老鳥覺得在證券或其他很多領域裡面都涉及到一個上當心理學的問題。
老鳥仔細想瞭想教授的事情和大夥一窩蜂買股票的事情,他認為上當的過程還是有些規律可循的:
首先,上當方有非常強烈的基本需求:
【1】錢太少瞭,或者因為某種原因在流失、虧損,需要增值來彌補;
【2】錢太多瞭,需要分散投資,多播種,多收獲;
【3】對沖風險,能迅速投資獲利;
需求和認識本沒有錯,但是條件不具備,心態不對。
上當方,基本上是順大流,在投資方面基本上沒什麼判斷力,有一種永遠無法自我控制的賭博心理。
然後,提供上當產品的騙子則如此這般投其所好:
【1】滿足上當方的所有需求設定;
【2】使提供的產品或過程復雜化,提高信息的不對稱性;
【3】收取交易費,並去除所有的相關責任;
對騙子來說,在實施上當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找傻冒的過程:找那些相信專傢,蒙著自己眼睛走路的人。
(四)
老鳥讀《誠信的背後[老白]》,想起在股市最火的時候,真正發財的是證券公司和賣股票軟件的公司。
證券公司肯定不會願意大傢都做長遠的投資者。如果大傢都按著股票不交易,那麼,它怎麼賺錢呢?
這個道理很簡單:屁股決定腦袋。他們希望市場的消息越亂越好,希望客戶的交易的次數越多越好。
買股票的軟件公司也發瞭一筆橫財:他們既然說他們的軟件如何的牛叉,他們怎麼不留著自己用?他們宣傳自己好像是雷鋒一樣,讓大傢一起來分享財富?
他們才不傻呢:賣軟件,收的才是真金白銀。股票,誰知道明天是怎麼回事兒?
那些聰明絕頂,收入豐厚的基金經理也是一樣的。
長遠價值?或許,5年就能賺一輩子的錢呢,後面的,誰管!
那些成天坐在格子間裡的基金經理,那些連企業生在什麼地方都不知道的人,用計算器和高深莫測的數學公式,給自己都搞不懂的金融產品打捆、包裝、定價、出售。賺取天文數字的傭金。
這個世界的能量是守恒的:一個鼓起的腰包,意味著很多癟下去的腰包。
這個世界上,的確存在著這樣的一群智商超群的人或機構,他們創造財富的過程很簡單:
用知識來尋找獵物。在合法的機構中學習和應用一般的上當原理,發明各種簡單有效的辦法,直接把別人的錢挪到自己的口袋。
在這個經濟至上的世界裡,合法的欺騙不是欺騙,而是創造財富。隻有真正的精英,才擁有如此大膽的創新和果敢的勇氣,他們知道如何應用這種不費吹灰之力獲取財富的能力。
他們不擔心找不到獵物:在這個崇拜金錢的世界裡,有太多的瞎子。
他們也不擔心監管:在這個以財富的多少衡量成功的世界裡,有太多的追隨者,他們的眼裡同樣寫著貪婪。
(五)
許多年後,老鳥知道教授的開辦的水處理公司已經破產:教授並沒有開發出什麼高科技膜,隻是從中撈瞭一把。後來,事情敗露瞭,教授的偉大的水處理事業,從此畫上瞭句號。
後來,老鳥讀完瞭《誠信的背後[豆瓣]》,在日記本上,寫下瞭一句話:
騙子不可怕。精英都願意當騙子,才可怕。
2009年,世界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機。這些危機的起源,根本來自於精英的貪婪。
那些在各種金融機構中,玩弄金融衍生產品花活的高級精英,他們給世界留下瞭如此“豐厚”的遺產。
朋友說,在金融危機來臨的時候,教授也沒有閑著,他正在研究創業板,尋找新的下手機會。
老鳥聽後,很是感慨,他想起,在《誠信的背後》的扉頁上有一句話巴爾紮克的話:每一筆巨額的財富之後都有深重的罪惡。
原創:噴嚏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