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8 23:14:20
按:這是一篇講耐心的文章,很長很長,如果您有耐心,讀完它,會有收獲。
2009年5月18日18點,我從地鐵口鉆出來的時候,太陽還很高地掛著。遇到孩子幼兒園小朋友的傢長,聊起孩子、學校和教育。轉身離開的時候,上面這個標題就有瞭。
此“實驗”指北京朝陽實驗小學,彼“實驗”指北京花傢地實驗小學。
後者似乎名氣要大一些,這活動那項目沒少整,這榮譽那頭銜沒少弄。勉強上完二年級,我們已經忍無可忍,決定轉學。轉到瞭朝陽實驗小學。
花傢地實驗小學不缺的本錢是名氣,最緊缺的資源,是耐心。當我們透支瞭所有的耐心,也不能填補他們的虧空,我們隻能帶孩子逃離。
逃到哪裡去?解放區。
2006年7月5日,我寫的一篇博文:
我閨女原在北京花傢地實驗小學讀一年級和二年級,每天放學後都要面對一個多鐘頭的課外作業。老師們的變相體罰不時發生——他們竟然把孩子單獨關在休息室 裡不讓上課,來懲罰她在課間出現的一點小錯。形形色色的醜聞多乎哉!該校曾因嚴重體罰學生被媒體廣泛曝光。由於懼怕無辜的孩子人格扭曲,我們下決心給孩子 轉學。
新到的這個學校叫朝陽實驗小學,同樣是“實驗”,此“實驗”決非彼“實驗”!
其實判斷一個學校是否符合傢長的心願,隻需“第一感覺”——對該校校長或者第一個打交道的老師的第一印象。
我們當初到花傢地實驗小學報名時,有個副校長冷若冰霜,很不耐煩地責令孩子不要亂動!有此校長必有此老師,果然該校的教師大多同樣風范。
而我們來到朝陽實驗小學時,太陽出來瞭。該校陳校長和教導處魏主任和顏悅色,慢聲細氣,溫和地告訴我們一些情況和註意事項。及至和班主任和任課老師見面,情況並無二致。那個學校處處生長和閃爍著金子般的寬容和耐心。
這個學校真正重視素質教育,他們幾乎每天都不佈置傢庭作業,隻在周末安排一篇作文和一份簡單作業。這個學校強調的就是一個字:玩。在快樂中玩,在玩中快樂,在玩和快樂中成長。
2005年9月1日,孩子的媽媽寫的文章:
讓孩子在樹冠裡像小鳥一樣安窩
——寫在千藻三年級開學第一天
這個初秋對千藻來說充滿瞭好奇——我們替她選擇瞭一所新學校,開始她的三年級學習生活。
對於北京朝陽實驗小學,千藻在兩年前就知悉瞭。她的兒時夥伴大亙一年級入學時就選擇瞭這所學校,他經常向千藻描述這所學校的誘人之處:上午有加餐,餐後有水果,各種各樣的,有時候是蘋果,有時候是西瓜,還有哈蜜瓜呢——我們學校從來不罰站。
千藻是就近在花傢地實驗小學入學,據說這所學校很嚴,嚴到什麼程度?千藻不說,我們也不知道。千藻最願意說的是她們學校的好處,說海帶湯好喝、四喜丸子好吃。
兩個孩子分別就讀於不同的學校,精神面貌也各有差別。每天早晨,我總是看見大亙跑在大人的前面,興致勃勃地去上學,充滿朝氣和自信。而千藻每天早晨常常 無精打采,哈欠連天。問她願意上學嗎?她不說願意,也不說不願意,一副懶洋洋的樣子。雖然每次考試她的成績都不錯,但是對學習不興奮,對班級不熱衷,在課 堂上不發表任何看法,回傢不願做作業。
她的這些表現都讓我著急。別的孩子放學回傢都是老師長老師短,她從來不。她跟我說的更多的是“問題”,她會問我:媽媽,什麼是幼稚?媽媽,老師說的話都對嗎?媽媽,什麼是不出息?媽媽,我怎麼才能不犯錯誤……
班主任找我的次數越來越多,談得都是千藻的“問題”:下課吵鬧,不作值日,不會跟小朋友相處,動作粗魯,不像女孩子,不配合老師,經常躲廁所,等等。我屢屢向老師道歉——孩子犯錯誤讓您操心,真對不起。而我也開始明白孩子回傢問的話出自哪兒。
她的班主任就這樣說過:千藻經常問一些跟她的實際年齡不相符的問題,比如這個字為什麼要這樣寫,1加1為什麼等於2等等。
在這樣一所不允許孩子追問和犯錯誤的學校,孩子的不適應帶來的不僅僅是痛苦。我印象中還時常放映女兒班主任老師對待孩子的樣子,用一雙仇恨的眼睛瞪視她,用手裡的筆桿擊打她的前胸,衣服的紐扣被擊打出啪啪的聲音。
面對這樣的場景我無話可說,在沉默中把她領回傢。在傢中我也無話可說。長久的沉默之後,女兒過來安慰我。一個八歲的小女孩竟然那樣平靜、那樣無所謂地說 出這樣的話:“媽媽,你不要把它當一回事。”孩子的這個安慰讓我震驚,讓我警醒:她對老師的訓斥已經司空見慣瞭。這是一個多麼危險的信號。一個孩子沒有瞭 尊嚴,長期下去性格會怎樣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