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08 23:17:54
城市是一把雙刃劍。現代城市的商業文化屬性,一方面使它沖淡瞭門第、傢族的制約,人們獲得瞭更多的自由、平等和民主;但是另一方面,城市人、尤其是大城市人,人們的價值觀念更趨向於理性化和實際化。商業化原則是利益驅動原則,商業化城市的人際關系基本上是利益關系,人際關系的變化和轉移的準繩是利益和金錢。鄉村的親切微笑的面龐,在城市開始變得遙遠而模糊。於是,人們也便分明地感到城市的殘酷和薄情。城市裡的諸多現代化便利條件和全球化聯系,既給人提供瞭發揮人的創造才能的諸多機會,也把人捆綁在瞭社會大機器飛速轉動的齒輪上,無法自拔,而身心疲憊,麻木不仁。
現在正是城市化發展,許多人都湧向城市,鄉村人都趕著圓他們的城市夢,做個城市人。鄉村變得零落起來瞭,甚至有些十室九空。
可,我就是有點對時代的叛逆,即使城市如此繁榮,我也難以說服自己叛逆的心。看著紐約曼哈頓的鳥瞰之照,這讓人贊嘆的人類的偉大之林,僅僅使我聯想起戈壁上的蟻窩。
我不喜歡城市,其主要原因是城市的空氣——一團富含二氧化碳,帶著文明發展的熱量、塵埃和汽油分子的混合物。它是我對城市的第一印象,也是最深刻的印象。男人和女人,老人與小孩,剛出生的和將去世的,總總幾十幾百萬個肺在呼吸著本不多氧氣的彈丸之地上的空氣。而這恩澤的氧氣還要經過機床的鼻孔的過濾,汽車的屁股的洗禮。鄙人陋賤,無福消受這文明的仙氣。我更喜歡野裡的空氣,用以凈化我的肺。
城市的空氣是熱的,是多塵埃的。熱是因為城市多人、熱情、沸沸揚揚,裡面包含著各種各樣的人,各種各樣的意識形態,各種各樣的態度……多塵埃,所以城市裡頭,人與人是看不清對方的,這也與城市多人,混繁復雜有關。鄉村的空氣與城市的剛剛相反,它是冷的、清的、純的,人們的面目是清晰的。
我是個喜歡孤獨又害怕孤獨的人。所以,我不能總留在城市或總呆在鄉村。不過,我在它們逗留的時間還是有差別的。就像我用上大半個小時踱步林陰小道,而隻消三分鐘來穿越市場一樣。
可在繁華的城市也不見得不寂寞,凡人群集聚的地方就有寂寞。我總感到一種被放逐的落魄。就像一隻被遺棄的狗巴著眼期待那不回頭的主人,或像爛醉的潦倒詩人躺在破船嘆息遠去的兩岸。幸有一群知音良友的救贖,人生路上算是有瞭一個港灣。
到繁華的城市看眾生相,在寧靜的鄉村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