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09 21:43:18
另一個可能性則是正因為他們不道德,他們才成為瞭富人。前面說過Piff 等人的研究發現富人對貪婪的態度跟普通人有本質區別,他們做事更多地是以自私自利為驅動的。Piff在論文中甚至認為這種越不道德的人越容易獲得更多財富的機制是自我延續的,並且可能導致社會貧富差距進一步增大。
不管怎麼解讀,研究者們公認一個事實:社會經濟地位高的人群比普通人更自私。
潘石屹給哈佛捐款,張磊給耶魯捐款,在國人中都引起過激烈批評,說你們有錢為什麼不捐給中國的大學?為什麼不捐給希望工程?
因為隻有窮人才會捐款給希望工程。《大西洋月刊》報道[7],2011年美國收入最低的這20%的人群總共捐出瞭自己財產的3.2%;而收入最高的20%的人群則隻捐瞭1.3%。在2012年前50筆最大的捐款中,沒有一項是為瞭社會服務和貧困問題的。富人的捐款都去哪瞭?最大的贏傢是精英大學和博物館。
富人更自私。往更深一層解讀,那就是普通人捐款是因為他們產生瞭同情心,而富人捐款則有很強的自利目的。普通人更容易從同理心角度出發采取行動,而上層社會則更習慣赤裸裸的利益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