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B面

2016-08-09 21:43:18

文/廖超國 

人性有兩面,A面和B面。人性從根本上決定人的行為表現。因而每一個人在生活中的表現都具有兩面性。光鮮耀人的A面和不為人知的抑或是醜陋猥瑣的B面。如果非要找依據,我以為相關聯的至少可尋自三個方面。奧地利精神病醫生、心理學傢,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很早以前就將人的意識劃分為意識和潛意識。無獨有偶,不是經濟學傢卻獲得諾貝爾經濟獎的美國學者丹尼爾·卡尼曼在他的《思考。快與慢》一書中,將人的思維劃分為系統1和系統2。更早可追朔到《聖經》裡。人是帶著原罪來到這個世界的。人的心中永遠有一個“潘多拉的盒子”,隻是什麼時候被打開的問題。

幾乎所有的成人在人前和人後的表現不可能完全一樣。大庭廣眾之下,盡力將自己優秀的一面展現出來。人們總是受某種文化的薰染,遵崇一些道德的原則,迎合所處環境的習俗,讓自己變得高尚一點,更讓人喜歡一些。人性的A面大都是一些正能量,顯示出積極、健康、高大尚。比如,對人顯得和藹,談吐文明,舉止優雅,彬彬有禮。對事表現認真,勤奮努力,主動有為,積極向上。與熟悉的人交往,盡可能圓融通達,樂善助人。工作時,爭取有一個好員工、好領導的口碑,傢庭裡,力爭有一個好丈夫、好妻子、好父親、好母親稱譽,社會上,力求有一個好公民的形象。這都是我們在人生舞臺上看到的人們出鏡時扮演的形象。

當他們脫瞭演出服離開舞臺,回到自己的精神傢園,與自己靈魂相處時,或放松自己進入私密空間時,是一個什麼樣的模樣呢?我不敢說人性惡,但我可以說如果不是聖人賢哲,那人性的弱點,不加管束,就會放大,人的醜陋和猥瑣就會顯露,人生的原罪就會被激活,如果任其泛濫,就會人禍不斷。社會上出現的所謂的潛規則就是人性B面的表現。通過潛規則的窗口,我們會將人性的B面看的更清楚。

人性的B面表現著一些我們知道,但很多人都不願正視,在公開場合又不敢承認的東西。

人都是自私的。不自私的人幾乎沒有。但在眾人面前我們又極力顯示自己的不自私。那些能將自私控制在別人容忍范圍內的人是乖巧和聰明的。但很多人總是拿捏不好那個度。

人總是懶惰的。勤勞是迫不得已逼出來的。心甘情願勤勞的人少之又少。人性B面在懶惰上的極致是好逸惡勞。

人肯定是貪婪的。說自己不貪婪的人是假話,千萬別信他。不說那些握有權力的人,沒有規則的制約,他們會貪成怎樣。沒有權力的普通人一旦稍有條件都表現出貪吃貪睡的特性來。

人一定是好色的。那經久流傳的“酒色財氣四堵墻”的故事大傢一定記得。和尚的無奈,東坡大人的中庸,王安石的絕對,宋真宗的肯定已經把這個問題說清楚瞭,無需我再贅言。

人還好嫉妒。人對自己身邊的比自己過的好的人都存在嫉妒之心。不會真心實意的佩服向那些人學習。而是,認為那些人機會比自己好,能力並不一定比自己強。人通常也會自以為是。嫉妒之心輕者會找人傢的短處抵毀人傢,造謠誣陷。重者會為瞭阻止人傢更好,在人傢進步的路上使絆子。人生多少恨事起於嫉妒啊!

人還會憤怒。無論修煉得脾氣多麼好的人,都會有憤怒的時候。隻是每個人憤怒的燃點高低不同。憤怒會引起強烈的情緒。憤怒極點時會產生暴力。暴力就有非常大的破壞性。戰爭是暴力的最高表現形式。人的暴力比動物更殘忍。
人還喜得瑟炫耀。其背後的本質是驕傲。人都希望自己高人一等,出人頭地。人一旦強於別人,便會得意張揚。

人性B面的這些東西,在不同的人身上表現的側重點和強弱各不一樣。但這些因子卻是實實在在存在的。說這些東西並不是全盤否定人的善良。隻是提醒我們更進一步瞭解人這種動物。創立共產主義學說的馬克思,他摯友恩格斯說得好。“人來源於動物界這一事實已經決定人永遠不能擺脫獸性,所以問題永遠隻能在於擺脫得多些或少些,在於獸性或人性的程度上的差異”。

人性的A面主要是人的社會屬性;人性的B面主要是人的自然屬性。B面雖然有其負面的,但其實也是人類社會進步的原動力,正確認識、規范、引導和利用人的B面其實才是人類古往今來的真正使命吧!我們瞭解人性B面的存在,就知道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潘多拉的盒子”,盒子裡裝著魔鬼。我們可以更有對策地加以防范。對自己,我們要加強自律,做到獨慎,修煉自己的品格,任何時候都不要脫去道德的外衣。牢牢地管好那個裝著惡魔盒子的蓋子。對別人,一方面,我們要多理解,適度的引導和利用其發揮正向作用。另一方面,我們要創造環境,呼籲建立社會制度和規則,用文化來陶冶和引導,用法制來制止和防范其肆意過度。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