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買瞭五個故事

2016-08-09 21:56:20

文/潘志峰

我很少買書。書太多、種類繁雜,實在難選,所以索性就先交由時間去篩選掉一大部分,正如《挪威的森林》裡渡邊的鐵桿一樣,隻買經由歲月沉淀後留下來的作品。不過最近買瞭本剛上市不久的書——《做一回久違的自己,勿忘初心》,作者是沈萬九(後面我還是叫老沈吧)。

言歸正傳,其實我是買瞭五個看似不同卻連接成詩的故事。

故事一:秀才遇到兵

12月25日(應該算是去年瞭),老沈來宣傳他的新書,被我碰瞭個正著,於是拽著不放,非要讓他講個故事,否則堅決不放他走,在我的吆喝下,引來好幾個圍觀的,一致要求講故事。正所謂此路是我開,此樹是我栽,要想做宣傳,先講個故事吧。

老沈遇到我們,也算是秀才遇到兵瞭……不講不行啊。也許對我們來說會有個故事,可是對老沈來說,算是個事故瞭。

故事二:萬事開頭難

講個什麼呢?講一下關於這本書出版的故事吧。老沈最後講瞭這麼個故事。

《做一回久違的自己,勿忘初心》這本書原本是**出版社負責出版的。可是跟進這本書的編輯突然計劃離開**,去北京發展。當時書的排版已經做好,於是便給瞭老沈兩個選擇,要不留在**出版,要不跟著她走。留下的話,可能還是會繼續出版,不過可能草草瞭事,淹沒於書潮,因為沒有人跟進。不過,跟她走的話,那也是一個強大的不定數。

在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之後,老沈覺得反正都等瞭這麼多年瞭,不想這麼隨便出版第一本書,處女座的完美主義吧。於是決定讓書跟著那個素未謀面的編輯走。

可是如何拿回自己的版權也是費瞭周折,雖然商量好等合同滿一年後(再大半個月到期)自己解除,然後拿回版權。就在這時編輯要走的事情,提前走漏瞭風聲,被要求提前離開,書也就擱置瞭,拿不回版權。

拖瞭一段時間後,編輯總算出現瞭,說目前自己已經去到瞭磨鐵圖書,然後跟磨鐵圖書談好瞭,答應提前支付買斷這個設計的版權,然後再出版。接下來書就到瞭磨鐵,成功過渡,看似一切順利。不過接下來又耗瞭一年,因為封面被調整瞭7、8次。最接近的一次,書都已經在購書網站上架瞭,可是還是給磨鐵的老板沈浩波給一票否決瞭。

接下來編輯就快被逼瘋瞭,私下跟老沈說要是再改,寧願辭職瞭。所以上天還算有好生之得,最後就有瞭現在的這個封面。

這本書是老沈的處女作,單單是出書的時間,就耗費瞭很久,猜到瞭結果,卻沒猜到瞭過程。第一步總是這麼難。

故事三:緣系象牙塔

在老沈講故事的間隙,我趁機溜出來一會,找瞭一下度娘, 度娘說:老沈是中山大學漢語言文學系的……

大學,在我心裡,那一直是種種精神的象征。雖然我在裡面是越來越不像樣,但回想起來,對我影響最大的大學,有兩個。一個是我的母校——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其實壓根沒喜歡過,但終究是收獲瞭不少東西,哪怕真是那些不像樣的。另一個就是中山大學,畢業後在廣州的近兩年時間裡,去中山大學的次數,少說也有一百多次。

在這一百多次裡,當時更多的感覺是受盡瞭折磨,可如今反倒是有不少美好的回憶。

一是學會如何從一無所知到接觸采購、系統集成安裝、調試、培訓、以及處理售後服務中的種種問題;二是從一個文科生的直覺思維、聯想思維、靈感思維等向清晰的邏輯思維靠攏;三是讓我從大學剛畢業,有瞭被叫做老師的資本(吹的夠厲害的);四是讓我在社會學與社會工作系大樓外撿瞭好多的海紅豆,俗名相思豆,雖然這玩意其實是有毒的……

故事四:久違的信任

聽老沈講完故事,我就有種想買書的沖動。我說買書想送人,就找他要簽名書,他告訴我出版社還沒安排簽名售書。我心有不甘,問他還有沒有別的辦法。最後老沈建議,既然要送人,還想要簽名書,那就先在網上買一本吧,隨後出版社送來樣書瞭,給我快遞一本簽名書。

我自然同意,我知道,這時買書,已經買的不是書,而是信任瞭,而且是當下功利社會當道的久違的信任。

故事五:表妹的初心

看著書名,做一回久違的自己,勿忘初心,讓我想起瞭表妹。她最近似乎情緒很不穩定,除瞭簡單的說幾句,似乎也幫不上什麼。一直沒有關心過她,就送她這本書吧,希望她能讀一讀,能幫到她。

網上買的書,很快就到瞭,於是給表妹打電話,說要送她一本書,但是要她做個選擇: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