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批中國經典老話

2016-08-09 21:58:48

文/薺麥青青

一、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我很喜歡這句話,它讓我們在生活和前進的路上找到瞭克服阻力、戰勝困難的人文理由和精神支持,譬如劉備的三顧茅廬,終得一代名相的輔助而成就皇圖霸業。但,“精誠”若錯用瞭對象和方式,便很可能適得其反,甚至是自取其辱,譬如愛情中的死纏爛打。
(點評:應該給自己一個提醒,哪怕無果的堅持是不是自己所能承受,並且不會給人造成傷害。)

二、背靠大樹好乘涼。
有大樹可靠確實能得一時的蔭蔽,或消災避禍,或扶搖直上,但若大樹倒瞭呢?好的情形是樹倒猢猻散,壞的結果則是覆巢無完卵,如周永康及其幫派的覆滅。所以,與其攀附大樹,不如自己做大樹更靠譜。
(點評:那自己成瞭大樹,給不給別人靠?梧桐之木,自引鳳凰來棲。)

三、說老實話,辦老實事。
說這話的應是孔聖人之流,或者是上溯幾十年前我們的父輩們。在這個人心浮躁、急功近利的社會與世界,“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已被許多人和企業棄之如敝履。蠅營狗茍,爾虞我詐,弄虛作假,利益至上,已成一股勢不可當的潮流。既是潮流所向,便引人趨之若鶩,君不見大學校園乃至學術界及至政界,剽竊成風,賣官鬻爵,貪污受賄,腐敗叢生,而作為國傢和世界經濟命脈的眾知名企業,無論是國內的三鹿、蒙牛,還是國際上的強生、豐田,都在這種急功近利、惟利是圖的思想和理念的驅使下頻曝各種質量門醜聞,致使十幾年甚至幾十年辛苦打拼下來的偌大的企業江山危機四伏,存續維艱,甚至一夜之間土崩瓦解、灰飛煙滅。
(點評:老實人不是老好人,老實人做事因地制宜、實事求是。做企業,根基不好遲早會要瞭企業的命。)

四、一失足成千古恨。
這句話最耳熟能詳,它的下文是“再回頭已是百年身”,講的是人一旦犯瞭嚴重的錯誤,就成為終生的憾事,幾乎再無翻盤可能的道理。但這個律條,於今在許多時候顯然已經不合適,尤其是在娛樂圈、時尚界。“失足”已成為若幹半紅不紫,甚至寂寂無名的女藝人們和潮流達人們一夜躥紅,身價飆升的不二法門。於是,以炮制諸多緋聞爭取曝光率,借刻意走光博得眼球之事件層出不窮,無論是無意“失足”還是蓄意“失足”完全可以殊途同歸。如某知名模特,在艷照門事件後,非但沒有成為悲情女主角,反而一炮走紅,頻繁獲邀,四處走穴,名利雙收,一時間,笑傲群儕,誰與爭鋒?真可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所以,在此不厚道的篡改一句廣告語:您想紅透半邊天嗎?您想財源滾滾來嗎?那麼,女人們,請勇敢地“失足”吧!
(點評:這是眼球經濟的蝴蝶效應,但最終還得靠真正的實力說話,不然,站的越高會摔得越重。)

五、置之死地而後生。
這句話原指作戰中把軍隊佈置在無法退卻,隻有戰死的境地,兵士們就會奮勇前進,殺敵取勝,後比喻事先斷絕退路,就能下定決心,取得成功,如項羽的破釜沉舟,終獲大捷。既是歪批,請容我望文生義。前幾年轟動一時的趙作海案件中,一個老實巴交的河南農民,無辜蒙冤,終因屈打成招,而被錯判死緩,漫長的冤獄生活,使一個善良懦弱的男人妻離子散,並為此付出瞭常人難以想象的肉體和精神上的慘重代價,當真兇被緝拿歸案,趙作海如山的冤情得以昭雪時,我們不禁要問:11年痛苦的牢獄生活,身心遭受的巨大摧殘,65萬的國傢賠償,是否能夠真正償還一個中國農民應有的人格尊嚴?毫無人性的刑訊逼供,漏洞百出的偵辦、審判程序,玩忽職守的司法機關,不僅導致中國司法公信力的嚴重喪失,而且在某種程度上,致使看似固若金湯的中國公檢法制度,因為一系列佘祥林、趙作海、呼格吉勒圖案件的頻發,承受著空前的考驗,作為國傢機器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不能在教訓之後正本清源,防微杜漸,誰說有朝一日,不會潰於蟻穴,毀於一旦?
(點評:置之死地,破釜沉舟有時候是能喚起一部分的潛能,這也算是一種危機意識。但前提是你能很好的認清形勢,清楚的知道自己所面臨的問題。因為人不能總是靠危機意識來往前推動,還是應當有主觀的行動力才行。通常要給自己留條後路,除非決斷,當全力以赴。)

六、三折肱為良醫。
釋義:幾次斷臂,就能知道醫治斷臂的方法。後比喻對某事閱歷多,富有經驗,進而成為內行。這是老話,現在的“良醫”,無需理論知識多紮實,臨床經驗多豐富,甚至不需要懸壺濟世之宅心多仁厚,但凡從過幾年醫,或者有過幾日社區開辦養生講座的經歷,你便可以以名醫自居,磨刀霍霍沖向手術臺,或者昂首闊步走向全國各大電視臺,前者做個手術如探囊取物,後者以三寸不爛之舌掀起瞭一場轟轟烈烈的全民養生運動,因此,治死教授被說成是一起正常的醫療事故,幾條生泥鰍、一碗濃濃的綠豆湯便可以強大一個民族的體質和體魄,真乃華佗再世,扁鵲妙手回春。七十多年前,錢鐘書先生在他的《讀〈伊索寓言〉》中說,“醫生也是屠夫的一種”。為準確和嚴謹起見,我們這樣修正和引申:無道醫生和偽良醫也是頂級屠夫的一種。

相關推薦